3D打印将使汽车制造业“改头换面”
3D打印具有传统汽车制造技术没有的优势。
汽车制造行业是一个可以融入创新技术的行业,除了走在最前沿的无人驾驶技术,还有方兴未艾的3D打印技术。近几年,省时省钱的3D打印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在打造汽车底盘、内饰、车身外覆盖件等零件。
3D打印属于一种快速成型技术,汽车零部件的开发不需要长时间的研发、测试。从原理上讲,3D打印基于数字模型文件,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快速构造造型复杂的零部件。与传统制造业的“减材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技术的优势在于可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零件。这意味着,当测试出现问题时,修改3D文件重新打印即可。因而具有制造成本低、研制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等特点。
另外,在设计早期验证产品装配可行性时,能及时发现产品设计差错、复杂零部件或样机原理的可行性。3D打印技术让汽车零部件,例如缸盖、同步器开发,以及橡胶、塑料类零件的开发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目前,除了树脂或工程塑料,金属材质同样适用于3D打印设备。这项技术通过激光或电子束将金属材质直接熔化成金属粉末,并逐层堆积金属。如此一来,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应用有极大的优势:不但可以直接制造复杂结构的金属零部件,免去了开发模具,再制造零部件的工序,还可以使金属零部件的力学性能和精度达到锻造件的性能指标,保证汽车零部件对于精度和强度的需求。
总而言之,相比传统汽车制造技术,3D打印技术已取得明显的突破。该技术成功地将复杂的生产工艺简单化,将材料领域的疑难问题程序化。
不过,在3D打印技术的发展道路还面临着问题,如何扩展这一技术的应用。目前,还有很多因素制约和影响着它,包括技术装备、新型材料、设计软件、质量安全和公共环境等等。
现在,个性化、复杂化、高难度的3D打印技术如何做到像传统制造业一样规模化、批量化、精细化就是眼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也许3D打印技术需要与制造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相结合,实现汽车零件的量产,才能给汽车制造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