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图书,看着很美其实有点坑

巫盼 8年前 (2016-08-25)

当AR技术和书籍文化碰撞,擦出的火花是什么样的呢?

AR图书,看着很美其实有点坑

我们昨天报道了一篇AR涂色书在Kickstarter上众筹的消息,在这本涂色书中,创作者描绘的AR体验非常令人向往。而碰巧的的是,在刚刚落幕的上海书展上,山东教育出版社也推出了AR图书《恐龙世界》。当AR技术和文化碰撞,擦出的火花是什么样的呢?

什么是AR图书?

AR图书,顾名思义,就是将AR技术应用在书籍上,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让静态的图文“活”起来。通常情况下,通过手机、平板的摄像头去扫描AT图书指定页码上的图片,透过手机屏幕可以看到书中平面的人物形象变身为3D立体模型,点击屏幕还可以进行互动,将视觉的画面扩展到视听多方位的体验。

其实早在2015年,迪士尼就展示过一个把AR技术同图书上色结合起来的项目,当小朋友在特定的纸上给卡通人物涂色的时候,智能设备里的app扫描后会根据当前绘画的进度创建出一个相应的3D模型,并把这个3D模型同现实的绘画实时叠加显示在一起,小朋友可以借助这个app随时观察自己所创作的2D画对应的3D模型。

AR图书,看着很美其实有点坑

AR图书,想说爱你不容易

为了进一步了解AR图书的现状,小编去亚马逊、当当和淘宝逛了一圈。类似于下面这种AR图书,价格都在50元以上,明显高于普通的儿童书籍。但是AR图书的销量和普通的儿童读物相比的话,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目前,几大电商网站上卖的最火的AR图书是《科学跑出来》系列,从京东上的总体评价来看,很多人反映这种AR图书的价格过高以及配套的app的体验很差,扫描的AR内容也不够丰富。

AR图书,看着很美其实有点坑

虽然国内已经有多家出版社尝试去做AR图书,但是因为技术瓶颈和成本限制,大多是浅尝辄止。纵观淘宝、当当上的AR图书,质量参差不齐,真正能够实现具有交互性AR体验的少之又少。

AR图书的痛点

成本高以及技术难题。普通书籍的出版流程一般就是创作、排版、印刷、出版,如果是AR图书的话,就不是如此简单了,AR图书涉及到三维数字内容的制作和程序的编写实现。在创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书籍上的内容进行自然标记点的绘制,然后将书中的平面人物进行3D建模,再将建模后的数字信息加载到程序中,而这些这只是前期的一部分内容。现阶段AR效果的呈现需要借助手机、平板、智能眼镜等设备才能实现,所以在后端出版商还需要联系科技公司进行相对应的APP设计研发。一套流程下来,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都是普通图书的好几倍。

AR图书,看着很美其实有点坑

而且现阶段大部分的AR图书都是以儿童益智科普类为主,它的受众范围以及应用前景都有很大局限性。对于儿童来说,在没有后续内容更新补充的情况下,看似新奇的AR阅读方式只能吸引他们一时的兴趣。受限于AR技术的实现,现阶段这种跃然纸上的阅读或许还不如二维动画的趣味性大。从家长的角度来看,让孩子长时间盯着手机或者平板,也不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AR图书,看着很美其实有点坑

既然AR和图书的应用场景比较窄,那为什么不把这种技术应用在其他垂直专业类书籍当中?说到这里,又绕回了创作成本的问题。比如说,出版商想要发行一本和工业机械设计相关的AR书籍,他们首先需要对书籍上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解构和整体策划,根据这些专业知识去做技术还原,这样就对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很高。相比之下,儿童科普类的书籍的门槛比较低,只需要对书中的人物进行一个简单的建模即可。所以一旦扩展了AR图书的门类,花费的时间和成本将会成倍的增长,而且不一定会有对口的消费者愿意为这部分成本去买单。

AR图书,前景有点黯淡

阅读的乐趣是什么,就是那种心灵和文字的碰撞。技术可以丰富我们的阅读方式,但是它改变不了阅读的深度,无论是简单的儿童科普读物还是深奥的社科书籍,最核心的永远都是内容。现在出版商选择去做AR图书无非是跟风,很大程度上是把它作为一个营销宣传策略。从目前AR图书发展的趋势来看,AR技术发展的奇点未到,AR图书的前景也是一片黯淡。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