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汤不换药,滴滴小巴其实只是披着“小巴”外皮的“快车”而已
渴望突破网约车新政困局的滴滴一直都未停止新动作,只不过鲜有真正行之有效的策略。
转眼间,2016年的余额已经不足15天,而就在这个15日,滴滴再度上线两个新功能,滴滴小巴和滴滴公交。
滴滴公交,也就是公交信息实时查询服务,此外还包括大数据公交线路规划等等。此前,滴滴在北京、南京、成都、重庆、青岛等 27 个城市已经开通了这个功能,最近一个合作是天津市公交集团。使用方式也很简单,在进入滴滴的公交页面后,你可以看到自己所在位置的公交信息,包括线路信息,部分公交线路还会在地图上显示当前等的这辆公交车所在的位置。
滴滴小巴,为了可以实现和公交车的无缝连接,滴滴推出了小巴业务,意在解决城市出行最后3公里的问题。用户通过滴滴小巴可以解决从家或者上班地到地铁站、公交站的出行。
接连布局两项新业务的滴滴,究竟有什么新规划呢?
滴滴公交,示好政府的公益项目
从今年1月开始,滴滴就通过与各地交通集团的合作,正式将滴滴公交业务上线,为人们提供实时公交查询功能。这次与天津公交集团合作之后,全国已经有28个城市开通了这个功能。
说句实话,和其他软件提供的公交服务相比,滴滴公交的实时查询功能还是十分强大的。将公交车上的实时数据上传至平台,让所有使用者都可以查看到公交车的实时位置,以及预计到达时间,更加合理的规划出行时间。
除了表面上的实时公交查询功能,滴滴作为一个“移动互联网+交通”的平台,还可以基于公共出行的大数据,结合客流以及运营数据,为当地交通提供更加合理的规划意见,这当中就包括了公交线路的优化。此举也可以帮助城市构建更加智能的交通系统,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准。
滴滴和公交集团的合作,镁客君认为还不仅仅是向政府部门示好,更是为了滴滴适时的推出“新版快车”——滴滴小巴而做的铺垫。
换汤不换药,披着“小巴”外皮的“快车”
几年前,在滴滴、Uber尚未出现的时候,镁客君所在南京城里有不少的黑车存在。稍微偏远一点的地铁站外,停着一排排的五菱“神车”。7座的面包车里,通常会被塞进十几号人。而黑车司机们常喊的口号是:“啊走啊!最后一个,上车就走。”而现如今的滴滴小巴,仿佛就是当年这些黑车的翻版。
与以往的快车最大不同之处是,滴滴小巴不再是按照用户的上下车地点接送,而是在固定的地点乘车。当滴滴用户在客户端呼叫小巴之后,司机将不再有接单环节,平台会通过自动的数据分析之后,找到一个易于停靠、便于乘客和司机找到的上车点,用户只需在指定的地点等待,而司机则会收到系统有关的路线提示,到达上车地点后等待2分钟时间,然后不管用户是否上车,车辆将开往下一个虚拟“站点”。
整个过程中,用户和司机无需电话沟通,而且车辆会在尽可能多的接载乘客后,驶向目的地。而滴滴小巴所采用的车型也分为5座和7座,收费模式则和以前的拼车基本相同。
在本月15日正式宣布之前,滴滴小巴业务已经悄悄运营了有半年之久。有数据显示,峰值期间小巴每天售出座位达5000个,而且只用了60辆车就可以完成,乘客上车的时间大概在30-40秒之间,效率奇高。
滴滴解决人们出行痛点的同时,也有自己的无奈
滴滴小巴这种灵活的运营模式,与之前人们常见的黑车极其相似,“招手即停”、“报站下车”的方式,更像是融入了互联网元素的黑车,只不过大平台的背景让人们放心。严格遵循行驶路线的黑车,永远都在追求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单趟尽可能的多带些乘客,与曾经滴滴快车推出的拼车服务相似,滴滴小巴亦是如此。
所以,这样看来滴滴小巴更像是曾经拼车业务的进化版。小巴在一路的行进过程中,随时都会有乘客加入,如此频繁的接单率,也更加强调使用流程的高效,也就相对应的出现了超时不候政策。
也正是得益于如此高效的方式,可以让滴滴小巴的费用更加低廉。目前,可选择解决短线出行的方式有很多种,比方说出租车、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等等,但是他们或多或少有着各自的弊端。由此看来,随着小巴的出现,滴滴再一次解决了人们出行时的一大痛点。
但是,反观滴滴,不再拥有与Uber合并之初那种一家独大的风采。最新的VCSaaS数据显示,滴滴已经不再保持增长。最明显的就是用户日活量从4.5的高位,落到了3.0左右,大幅下跌33%。用户体量的覆盖率从8.8下降到8.2左右,长期处于震荡,最低曾达7.4。
可以说,这样一种局面的出现,意味着滴滴的发展已经到达瓶颈期,企业正处于最艰难的时期。可以说有关网约车新政的出台,给滴滴来了当头一棒,之前就在苦苦寻找盈利模式的他们,一时间前途更加迷茫。
滴滴小巴的出现,表面上看起来是一项全新的业务,但实际上就是网约车的改版,钻了网约车新规漏洞的产物,能够持续运营多久,现在还难下定论。而滴滴能否就此翻身,则更是扑朔迷离。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