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一件顶天立地的事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和平
作为北大,作为科技创业者,就是要像王选那样,做“顶天立地”的事,这样才能在世界舞台上说:“这些技术是中国发明的!”
程和平
细胞生物学家。
北京大学教授。在钙信号和活性氧信号方面开展了长期、系统的研究。在钙信号研究方面,发现并命名细胞钙信号的基本单位——钙火花,揭示钙火花的产生与调控机理,深入研究了钙火花在各种可兴奋性及非兴奋性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在细胞活性氧信号研究方面,利用自行设计的新型荧光蛋白超氧探针,建成了表达超氧探针的转基因动物,并通过活体动物显微成像技术,发现了单个线粒体的超氧爆发现象,命名为“超氧炫”。
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作为北大,作为科技创业者,就是要像王选那样,做“顶天立地”的事,这样才能在世界舞台上说:“这些技术是中国发明的!”、“我们的做法只是提供了一个探索,平台和经验都是为了能给年轻人探路。”程和平,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他辞去了在美国高级研究员的终身职位,回到了母校北京大学,从此深耕于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
我在中国做的科研并不比美国差
回国以后,埋头科研和教学的程和平, 获得过多项荣誉和称号:中国高被引学者、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长江学者、中科院院士等。而这些对于程和平来说,远不如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快速扫描式光片成像技术”、“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等技术更有获得感。
“回国并不是理智的决定,而是出自内心情感的决定。”这是程和平回国后面对外界的不解和询问最常用的回答。作为北大1980年代的第一批双学士,程和平硕士毕业后先是留教北大无线电电子学系,随后赴美留学。1993年,在马里兰大学攻读博士期间,程和平发现了“钙火花”,从此在生物学界一举成名。由于卓越的学术造诣,程和平被授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高级研究员的终身职位,“有地位,住着很大的房子,年薪过百万。”然而,当接到通知说北大分子医学研究所的筹建工作完备后,在使命感和报国情怀的召使下他毅然回国。
北大分子医学所的工作却并不如预想的那样顺利,在各项事业遭遇最严重困难时,程和平美国原上司在电子邮件里对他表示,只要他回去,就立即恢复他的终身职位。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程和平态度坚决地这样回复:“我不能把船开到一半就扔下不管了。”
在老中青三代人团队的共同努力下, 北大分子医学研究所逐渐成长为理念先进、具有强大优势和潜力的转化医学平台,研究所的学术论著和科研项目获得了国际国内的认可。“我在中国做的科研并不比在美国差。”不久之后,程和平在邮件中告慰自己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导师。
数学力学、生物学、无线电电子学多学科的交叉和贯通,奠定了程和平扎实的学术基础。但程和平认为,科研成果不转化成生产力,不服务社会,这是宝贵资源的极大浪费,特别在中国当下,尤其如此。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程和平带领着多位具有生物医学、电学、光学和通讯等学术背景的年轻专家学者团队走向了充满未知与艰辛的创业道路。
当许多人还在为在国外工作生活而绞尽脑汁时,程和平选择归国做科研;当许多人还在追逐名誉、财富、地位时,程和平又做出了创业的决定。“责任感!”这是程和平在解释归国原因和创业初衷时使用频次最多的词汇。程和平认为,院士走出实验室面向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大环境,科研团队以创业型公司的身份融入市场,其行为目的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高度一致。
生物医学成像正经历着向多模态、跨尺度发展的革命性变化,目前所用的无侵入式脑成像办法时空分辨率很低,程和平研发团队研发的“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 技术则填补了这个空白,团队成员被邀请在意大利、美国、新加坡等多个行业大会上做报告,得到了包括2014 年诺奖得主在内的国内外同行认可。核心技术的不可替代性、自主研发的关键器件、高端的设备、具有国际性的竞争能力是程和平看好创业前景的自信。他们的高分辨率显微镜在体成像系统和仪器将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为临床研究和监测提供更先进精准的设备。
我是个打引号的“创业者”
“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提出,让科研工作者再次坚定了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的信心,对程和平更是极大的鼓舞。“国家的这些政策导向,和我们2003年筹建北大分子医学所的很多方案和理念都不谋而合。”程和平介绍说:““基础—临床—技术转化一体化”,“从分子到人,从人到分子,正向反向一条龙”,“学科交叉、整合创新”,这些设计思想当初都被我们写在建所文件中,将科研产业和国计民生捆绑在一起,这种观念如今依然适用以及贯彻在我们的创业团队基因中。”
谈及团队当前的研发领域和成果,程和平的定义是高端、原创、具有引领性和前瞻性,未来将会对科研,对医学,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产生重大影响。程和平特别提到了原创性,他认为,作为创业团队就是要依靠原创和核心技术来获益,而不是继承老旧和拷贝前人,“作为北大,作为我们的创业团队,就是要像王选那样,做“顶天立地”的事,这样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说“这些技术是中国发明的!”
程和平认为目前国内很多科研工作者的创新创业意识还不够强,知识产权的专业化和技术专利的保护工作等还都需要国家政策和社会资源的辅助,科研层面从“想法”到“成果”还存在着断链现象。在程和平团队创业研发的过程中,获得了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中科创星两家资本的扶持,其中具有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背景的中科创星得到了程和平的充分认可。“‘科研院所+ 天使基金+孵化器+创业培训’中科创星这种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模式正是我们所渴望的。资本和科技的融合,民间资本和院所经验的助力,不仅解决了‘口粮’ 问题和方向问题,而且撬动更多资源的注入,解除了团队研发的后顾之忧。”程和平评价说:“这样的合作,对整个社会都是有价值的。”
“但就现阶段而已,我这个‘创业者’ 的身份一定是打引号的。” 程和平始终保持这样的态度。程和平说他们的科研工作是基于国家基金委大仪器的项目有了成果、北大申请专利之后才得以延伸和开始的, 同时高校科研室的各类先进设备也给予了他们硬件上的支撑。而之所以选择以小公司的形式,程和平开玩笑地说:“如果走大公司的模式,等各项手续审批下来,科学技术以及科研市场发展瞬息万变,我们又得跟着别人跑了。”程和平的目标是:他们的科研成果要最终走向国际市场,具有国际影响力。“团队中很多人都是成名多年的学者,财富和荣誉都有了,却依然热心于这样的具有风险性的工作,是因为我们都坚持这一点认识:我们最终的研究成果是给北大的,也是服务于国家社会的,说白了也是为了给年轻人搭窝!”说这话的时候,程和平目光坚定。
“年轻人的创业激情,团队的协作精神, 大家对于成功的渴望都令我感动。”程和平提到这样的场景:在团队开始研发新型光片显微镜时,毫无经验和基础,他们从产生想法到发表文章,所有人几乎都是倾尽了全力。其中有个青年学者一连七天吃住都在实验室,那种状态令人振奋。相较于团队的凝聚力和奉献精神,程和平也非常注重团队的自我提升。据程和平介绍,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他先后组织了全员100 多场学习活动,通过邀请业内的国际著名科学家、领域专家等为大家传授最新的前沿动态。程和平还亲自带队去美国多所高校交流,以此来培养团队的全球竞争意识与视野。
“我只想专心做好这一件利国利民的事,并把这作为我们的理想和事业,把平台和经验留给后来者。”创业艰辛,程和平欣慰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同时也得益于北大、北航、成电等高校每年给团队输送的优秀人才。程和平一贯支持团队中的年轻人去继续创业,带着技术去创业, 他说:“我们首先认同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政策,然后埋头苦练真本事,踏踏实实把眼前的事业做好了,经济上的回报也就会自然显现。”同时,程和平也希望自己的尝试和探路,能让更多的专家院士和有实力的科研单位大胆迈出这一步,走出围墙和实验室的藩篱,将科技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社会生产力。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高科技与产业化,作者踪卫华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