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正式落地,但“硬科技”却早已提前动身了

韩璐 7年前 (2017-05-15)

在“一带一路”之中,硬科技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昨天上午,以“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为主题、备受世界关注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正式开幕。还记得2013年的秋天,习大大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历经4年后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正积极参与和加入这项规划,而此次高峰论坛的举办,则意味着该项倡议的落地实现。

“一带一路”正式开幕,人工智能等字眼再次出没

我们注意到,在主旨演讲中,习大大对“一带一路”的建设提出了5点建议:

第一,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

第二,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

第三,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

第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

第五,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在此之前,“人工智能”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一事就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在此次高峰论坛上,我们又再次见到了它的身影。在建议打造创新之路中,习大大表示:“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

从习大大的话语中,我们看出了他和国家对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看重。与此同时,不仅仅是推动各项前沿技术的国际化合作,习大大还鼓励促进青年创新和创业,建议为各国青年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

建议之外,更多推进举措正整装待发

在开幕仪式上,除了相关建议,习大大还为科技从业者们带来了更多的福音。为了与各国加强创新合作,更快、更好的推进创新之路的打造进程,我国将启动一项“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4项行动。这也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我国的相关技术将走出国门,与更多国家的科技人才进行深度交流,打破各国之间的交流壁垒,推进相关国家、民间合作的进程。

事实上,在此次高峰论坛之前,关于技术交流与合作,以中国科学院为主的相关机构就已经开始了行动。

本月,在一场发布会上,针对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情况,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曹京华做出了部分介绍。近几年来,中国科学院每年都会进行国际交流,或是开展国际会议。为了更好地支撑“一带一路”计划,中国科学院在去年启动了“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行动计划,并在召开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烟台会上牵头组织成立了“一带一路”科技组织联盟。从这种种行动来看,虽然“一带一路”几乎现在才从概念落地,但在过去的几年间,关于科技的创新与交流早已开始步入正轨。

计划开启,科技已成为“一带一路”新疆域

以前可能更多是在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国际合作,现在我们在科技领域的积累也在更好地发挥作用。”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井宏说到。

不管是从相关领导讲话或政策,还是眼下科技的发展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对于科技是愈加重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硬科技领域,比如百度的自动驾驶汽车,完成首次试飞的C919,以及世界上首台面世的量子计算机等等。

在以往“一带一路”所关注的基础设施、经济等领域之外,科技正在成为各个国家“一争天下”的重点关注领域。比如此前为了能够阻止中国超算再次夺得世界第一,奥巴马发布禁令,禁止企业向与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有关的中国设施出口技术,虽然这个计划最后还是被我国的“神威·太湖之光”给打破。

此外,在经济等领域,出于处理速度和网络安全等多方面的考虑,智能投顾、大数据和云服务这类技术的重要性也开始愈加突现出来。一直以来,经济贸易都是关乎国家命脉的领域,也是“一带一路”中的重点关注领域,既与此相关联,人们对科技的重视自然也会逐步上升。

当前,随着国际化的脚步,我国的科技企业已在多个国家实现了技术和商业的落地,并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举个例子,比如马云爸爸旗下的阿里云,据有关研究机构表示,在民用高科技领域,阿里云已经进入全球前三行列,而业内也将阿里云Alibaba Cloud、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合称为“3A”。

伴随着“一带一路”计划的正式开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通过与国际科技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与此同时,在背靠国家的前提下,不仅仅是技术得到提升,以及国家与国家、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相关合作的达成与推进,在更高层面的国际舞台上,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其在特定领域的话语权也将得到大幅度的加强。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