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为大西安增添硬实力

韩璐 7年前 (2017-06-20)

西安或将成为下一个硅谷。

硬科技为大西安增添硬实力

硬科技为大西安增添硬实力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 (资料图片)

硬科技为大西安增添硬实力

先进的无人机(记者 王旭东 摄 资料图片)

硬科技为大西安增添硬实力

智能机器人(记者 王旭东 摄 资料图片)

诞生于西安、广泛被科技界和社会接受和使用的名词“硬科技”,随着产业化的不断推进,也让科教资源丰富的大西安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中,越来越有底气,越来越有拿得出手的“硬实力”!对于“硬科技”与西安的关系,第一个提出“硬科技”理念的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在一次公开采访中对记者说道:“西安是有机会成为下一个硅谷的!”

大西安具备“硬科技”发展的良好生态

西安在发展硬科技方面有什么优势,一直是第一个提出“硬科技”理念的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和大力推动硬科技在大西安发展的陕西省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飞研究的重要问题。最近,在他们两个合写的《深度解读:领跑全球的硬科技是这样的》文章中,他们提出大西安发展硬科技有几个重要优势。

首先,科技资源优势稳居全国前列。“十二五”期间,陕西各类科研机构达到1176家,各类高等院校116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入网仪器设备总量超过8000套;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成为首批15个国家创新中心之一;西安交通大学牵头组建的“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牵头组建的“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在陕两院院士64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7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32人。而陕西省的绝大部分科技资源都聚集在大西安区域。

其次,园区、基地和平台承载能力显著增强。目前,西安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中综合排名靠前,西咸新区成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陕西科技控股集团、陕西稀有金属科工集团成功组建,西安交大科技创新港、西安光机所光电产业园建设顺利推进,中兴通讯最大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落户西安。大西安地区已经形成了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三位一体、母体控股、股权激励、资本运作”和西安光机所“开放办所、专业孵化、择机退出、创业生态”的创新模式(简称“一院一所模式”),成为全国范例。“一院一所模式”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效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难题,实现了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和保持院所创新动力的双赢。西安光机所还成立了国内首个专注于“硬科技”领域的高科技企业投资孵化平台——中科创星,截至目前已经投资孵化了130多家“硬科技”企业,包括人工智能、光子制造、航空航天等多个科技前沿领域。

同时,西安在航天、军工、人工智能、通讯、光子制造、生物医学等领域走在了国内前沿。在航空航天领域,航天九院771所研制的中央处理单元,保障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航天员和地面间的数据传输。航天六院承担着部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空间实验室、飞船上各种主推力,姿、轨控发动机,热控分系统及生命保障系统泵阀等动力系统的研制任务。九天微星利用太阳同步低轨(600公里—800公里高度)小型通信卫星或星座(卫星群)组成空间动态链路,实现高速通信太空网络。在人工智能领域,驭势科技依靠双目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嵌入式高性能服务器等零部件实现无人驾驶。在光子制造领域,奇芯光电自主研发了全球唯一高折射率差、低损耗、低成本及三维大规模光电子集成技术,多功能、多通道光通讯核心器件,实现了超大容量、超高密度光传输。在工业技术领域,陕鼓动力攻克了高效节能特大型轴流压缩机和TRT装置的核心技术,大型能量回收透平机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为国内外首创;华电集团启动建设世界首套万吨级甲醇制芳烃工业试验装置,使我国煤制芳烃大型产业链基本成型。在生物医疗领域,西北大学“一种类人胶原蛋白及其生产方法”荣获2016年中国专利金奖;西安新通药物的肝靶向化学1.1类新药甲磺酸帕拉德福韦,成为世界首个乙肝靶向治疗新药。目前,陕西已超前部署多项重大前沿技术,成立北斗、3D打印、机器人、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多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设立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硬措施”,推动这些前沿技术与产业的发展。

“我曾将美国硅谷的发展史与西安做过对比:硅谷崛起的要素如科教资源优势、科技企业孵化、创新生态雨林等,西安并不匮乏,甚至远远优于硅谷。相信随着‘硬科技’在西安的发展,西安是有机会成为下一个硅谷的。”米磊告诉记者。

大西安已经站在了“硬科技”的风口

“目前,全球有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西安,法国安盛、美国伊顿、普利司通、力成半导体等项目先后在西安安家投产;IBM、三星、华为、中兴等硬科技企业纷纷在西安落户建厂。此外,西安各类科技创业园区数量已位居全国前列,‘构建科技产业园区、创新基地、公共研发平台、加速器、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多层次、全体系的创新创业载体’已被写入了西安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大量的科技创业者在西安的开放沃土上耕耘收获。目前,西安高新区形成了以半导体、智能终端、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产业链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已形成了汽车制造、能源装备、特种装备的研发与制造产业链,在工业4.0时代占据了制高点。”谈到西安的硬科技发展,米磊这样向媒体介绍。

谈到如何塑造西安硬科技品牌,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下一步我市将成立硬科技发展联盟、召开硬科技创新大会、设立硬科技专项支持资金、发布硬科技发展评价报告、建设硬科技特色小镇,强化国内外机构的战略合作,建立集科技资源统筹、战略智库规划、国际前沿技术研发、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创业投资与孵化为一体的硬科技创新发展机制。倡导“大国工匠”精神,率先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光电芯片、智能制造等方向形成突破,塑造西安科技“硬科技”的新品牌。

“硬科技”在西安光机所提出后,除了在西安备受重视,大西安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咸新区也把“硬科技”作为“追赶超越”的重要抓手。2016年12月,全国首个“硬科技”小镇在西咸新区揭牌;2017年1月20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正式对外发布“硬科技”小镇建设规划。今年以来,随着西工大无人机小镇、西部科技创新港项目的开工,3D打印小镇的选址,西咸新区开启“硬科技”时代,成为西咸新区下一个追赶超越的风口。

“国家竞争要靠‘硬实力’,‘硬科技’对应‘硬实力’。我认为硬科技是具有实体性、核心性、自主性和原创性的技术,具有较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我们已经在‘硬科技’下延伸出了‘硬科技小镇’这样一个实体出来,关于硬科技的系统性研究也已经在逐步释放给公众。现在百度搜索‘硬科技小镇’这个关键词,有60多万条,大部分都指向了西咸新区。”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飞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记者了解到,沣西新城硬科技小镇以“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整体定位,将涵盖人才培训、研发试验、中试应用、成果展示、技术交易、孵化办公、工业生产和创业服务等“硬科技”产业的全链条业态,让“硬科技”在这里“安家”。目前,已有包括中科创星、中航工业、赛迪研究院等一批“硬科技”企业聚集于此。待2018年小镇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后,或将吸引上千家“硬科技”企业入驻。小镇将实行高校、地方政府、投资公司多方合作建设机制,发挥陕西科教优势鲜明、军工产业聚集的优势,积极吸纳社会资源,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西北工业大学无人机产业化基地项目投资10亿元以上,将于2018年底建成。建成后,将成为西工大新兴学科方向的培育平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平台、科技成果的转化平台、社会影响力的展示平台和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的新亮点。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是教育部与陕西省合作共建、西安交大与西咸新区联建,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及地方发展的国家级项目,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未来将建设成为一个集科研、教育、转孵化和综合服务配套四大板块和23个研究院、研究中心,拥有校区、园区、社区功能集成的智慧学镇。规划用地5000多亩,建设面积36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吸引至少5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每年新增发明专利1000件以上、转化技术500件以上。

“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大西安已经站在了‘硬科技’的风口,即将翱翔。”王飞说。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