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产业化进程开始了,但我们要先清掉一些障碍

伶轩 7年前 (2017-11-17)

黑科技或科幻的研发周期比较长,但硬科技的产业化已经开始了,很多技术也已经开始转换出来了。

上周(11月7日-8日),“2017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在西安正式拉开帷幕。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相里斌,陕西省副省长张道宏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上官吉庆主持开幕式。

硬科技产业化进程开始了,但我们先要清掉一些障碍

本次大会以“硬科技改变世界,硬科技引领未来,硬科技发展西安”为主题,旨在聚焦推动人类经济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源泉,依托西安富集的科创资源优势、深厚的产业发展基础和突出的国家战略地位,与社会各界共同发掘硬科技难得机遇,共同分享硬科技产业发展红利。

大会围绕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八大领域为重点,这也是国内第一次以“硬科技”为核心话题的高端会议,标志着以上述领域为基本构成的硬科技“八路军”正式组建完成。

硬科技产业化进程已经开始

不同于遥远的、目前尚未看到研究成果的黑科技甚至科幻,硬科技从组成机构上就决定了它是一种具有技术积累的、正在或即将实现产业化的技术。

硬科技潜力巨大,未来将是万亿级的市场前景

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副研究员、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博士认为,“硬科技离我们非常非常近,它是有积累的,只要实现产业化就能对我们的经济和生活产生非常大的变化,所以我们讲的硬科技就是那种可以很快实现产业化的技术。而黑科技或科幻是相对比较遥远的,像近来很火的‘时速四千公里的超级高铁’,至少需要2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那些不在我们的研究范围。”

硬科技产业化进程开始了,但我们先要清掉一些障碍

米磊博士接受镁客网专访

在组成硬科技的八大领域中,其中以人工智能最为引人注目,也是国家近期大力扶持的重点研发领域。

人工智能不仅具有重大的国家战略价值,其市场前景同样巨大。今年年中的时候,来自考恩集团多部门股权研究(Company Multi-Sector Equity Research)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全球有81%的IT领导人正在投资或计划投资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将成为用户生产力层次提高的最大驱动力。此外,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认为,未来几年AI人工智能市场将成指数级增长,到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40000亿美元。

硬科技积累丰厚,产业化进程已经开始

在众多的硬科技领域中,纳米技术不得不提。中科院外籍院士、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长王中林说:“中国的纳米研究是在国际上比较领先的,很多领域都做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

硬科技产业化进程开始了,但我们先要清掉一些障碍

王中林院士接受镁客网专访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是为落实对中组部关于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和开展创新研究于2012年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联合共建的新研究单元。研究所根据学科布局和主要研究方向,将设立材料物性、微纳能源、微纳系统、压电电子学、压电光电子和耦合传感等6个研究部。为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综合效益,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将重点建设纳米材料制备、纳米材料表征、微纳制造与加工、纳米生物与环境、纳米光电测量等5个技术支撑平台。

王中林说:“我们(纳米能源所)做了两个领域是世界上最原创最好的,第一个就是基因纳米放大镜,纳米能源;第二个就是压电电子学,压电功能学,这是我们全世界最原创的,我们敢说是全世界第一。”

除纳米技术之外,中国在很多其他领域的研究都在世界前列。航空航天、载人飞船自然不用多说,其他如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技术与应用,以阿里巴巴、淘宝、天猫、京东为代表的电商领域,还有石墨烯、光伏技术、麒麟970芯片......中国的硬科技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其产业化进程也在持续前进。

“黑科技或科幻的研发周期比较长,而硬科技的产业化其实已经开始了,很多技术也已经开始转换出来了。”米磊说到。

发展硬科技,需要清理哪些障碍?

虽然在纳米技术上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但王中林所长却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表示,“(中国的纳米技术研究)整体严重缺乏原创精神,举个例子,甚至纳米界都没有几个原创的概念是我们中国人提出来的。”

硬科技产业化进程开始了,但我们先要清掉一些障碍

同时,米磊博士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中国硬科技领域)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这个过程值得骄傲和自豪。但是我们不能只做跟随性的科研和研究,而是要在很多领域独立自主。从弯道超车到换道超车,我们要有自己在科技上的定义权,要有自己在硬科技上的标准话语权。”

可见,事实并不全都像我们想的那么美好。中国的硬科技发展之路还很长,还有很多的缺陷和障碍。

对硬科技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在技术的研发上,谁都不敢保证研发成功后的实用价值,因此很有可能会出现技术太超前的尴尬。19世纪的科技狂人尼古拉·特斯拉,其注明的“特斯拉线圈”和无线充电技术,从提出以来至今都无法普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对此,米磊博士的观点认为,“过于超前的技术做不起来其实有各方面的原因,我们应该坦然面对。其实硅谷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就是做到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中国实际上现在很需要鼓励创新,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去创新去尝试,将非常不利于未来中国走向科技强国。因此,对一些离奇创新的想法,大家应该多包容,多鼓励。

“探索性的想法需要长期投入支持,也许五年不成,甚至十年干不成,但不代表这五年时间我们啥都不做只等着二十年以后的成功,这种想法千万不能有。

“我们要认清楚科技的规律,如果需要二十年才能干成,那么现在就不要期望过高,最后产生失落感从而影响我们的研究进程。”

打通产学研,加快政策落地

在德国的理工科院校,如果你想当上教授,就必须要有在工业界的工作或实践经验。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了解行业、具备实际操作经验,同时也有工业界的人脉,这样才能教出好的学生。

而在国内,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却是截然相反的场景。

近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痛批过医学界的只重论文不重实际的现象,在他看来,800篇脱离实际的论文都比不过8篇、甚至1篇有实践基础的论文;而中国科技大学博导、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骆敏舟则更是直接建议到,“咱们国内的专家教授们,要下工厂,学习个一年半载的,然后再做来研究。”

另外,加快政策落地对硬科技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2017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的会址在西安,因此,在关于推动硬科技发展的政策研究和落地上,陕西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飞有自己的亲身体会。

硬科技产业化进程开始了,但我们先要清掉一些障碍

王飞副主任接受镁客网专访

王飞说:“办本次大会不是目的,而一个触发的扳机。大会用来改造环境、统一思想,把人才吸引过来,让资本更多往这方面集聚。同时也告诉西安的政府,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要牢牢抓住这个新的抓手不动摇。

“政府的人应该真正地把这些转化为行动,不是说谁来了就说我们有政策,政策谁来执行才是最值得关注和担忧的。一句话:政策要落地。”

最后:

在本次大会上,《全球硬科技西安宣言》首次正式发布,呼吁共同努力,行动起来,用硬科技改变世界,用硬科技创造生活,用硬科技引领未来。

最后,对于本次硬科技创新大会,王飞做了简短的总结。他说:“(我们需要做三件事情),第一,办大会,这个完成了;第二,做环境、出文件,这个一直在进行中;第三,让政策落地,这个是最重要的。

“从这次大会来看,前两点已经一点问题都没有了,凝聚人心、营造氛围都做到了,文件没问题,硬件软件也都有了。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件事:就是看看人的执行,看政策执行。”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