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认为占了便宜,水滴互助可能赚到了个人信息

镁客 7年前 (2017-12-26)

免费,甚至由平台出钱来邀请用户加入互助,一直是水滴互助标志性的获客手段。

不久前,水滴互助定下了元旦前后让会员数冲刺1000万人的目标,作为具体行动的新一轮优惠活动也随即展开。

用户认为占了便宜,水滴互助可能赚到了个人信息

根据本轮活动的宣传,用户可以获得“0元加入”和“3元补贴”的照顾,水滴互助的优惠尺度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或许因为此前便有业内人士对水滴互助免费获客的路线进行过批评,本轮活动刚刚开启,便引来了一阵怀疑之声。

用户自认“反正不会损失什么”的时候,赔的可能是个人信息

很快便有人发现,由于水滴互助对每个新用户存在180天的观察期,所以宣传中提到的3元补贴实际上仍旧掌握在平台手中,并不是想象中加入的瞬间便可赚得3元那么简单。这意味着当用户怀揣着占便宜的想法加入时,水滴互助其实也并没有赔上任何东西,用一句俗语形容,便是“空手套白狼”。

从营销手段手段上讲,水滴互助此举不可谓不聪明。对于另一部分参与者而言,水滴互助的这种“智慧”是他们早有预料的,活动的真正诱惑力在于“反正与不会损失什么”。

但事实上,在这场看似谁都没输的“双赢”交易中,自认可以随时退出的参与者们在不知不觉间很可能已贡献出了海量的个人信息。

质疑者搞不懂水滴互助“哪里来的那么多钱”,是否倒卖个人信息成谜团

自水滴互助诞生起,便有声音指出其定价可能过于粗糙和乐观。虽然水滴互助不是保险,但其与保险具有的相似之处,决定了其在定价时仍然需要传统保险公司那样的精算来作为依据,但实际上,水滴互助的定价可能缺乏这个步骤。曾有相关人士通过分析水滴官方公众号自上线以来陆续公布的信息,发现虽然水滴互助得到的互助金总额在不断攀升,计算下来却远远不足以应对赔付期到来后飞快增长的赔付金额。此前水滴互助以低价吸引用户之后又不断直接或间接引导二次充值的举动和将承诺的单次事件30万赔付变为分批赔付,很可能都印证了这一问题。

除此之外,目前水滴还要拿出优惠活动所需的补贴,提供300余名员工的开销,以及维持线上传播、线下地推。有相关人士认为,如此大的开销对任何一家平台而言都意味着巨大的压力,但如果此前水滴互助被同行指责的“砸钱做黑公关”、“购买慈善基金会搜索关键词”确有其事的话,实际开销的数目无疑还会更加惊人。面对这种令人费解的“对不上账”,有人甚至怀疑水滴互助存在着暗箱操作或倒卖个人信息的嫌疑。

倒卖个人信息并非最可怕结果,即便水滴虚构用户自领互助金,也无人能够监管

在被保监会约谈后,水滴互助一份“不是保险,是公益事业”的声明,将自己置于了暂时不受监管的空白地带。在另一方面,从创立之初就被指责的不透明问题,也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实际上,这两个问题哪怕有一个能够得到解决,水滴互助今天所遭遇的信任危机便可解决大半,但遗憾的是,在规避监管风险的战术被采用之后,水滴互助在透明度方面至今还是做得不尽人意。

或许正因如此,社交平台上的诸多探讨中才会出现这样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假设:如果放言“五年不盈利”、“不从资金池抽成”的水滴互助利用手中的个人信息虚构身份,去领取自家互助计划的互助金来实现变相抽成,那么又有谁能够监督和阻止呢?

用户认为占了便宜,水滴互助可能赚到了个人信息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