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2017,不知你是否还记得,那些由我们共同见证的科技圈“第一”

伶轩 6年前 (2018-01-27)

很开心,我们共同关注着科技圈;很骄傲,科技发展一直被世界瞩目着。

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中国科技巨头和初创公司总计融资588亿美元,较2016年多出数十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2016年,2017年的融资轮数要更少,但每笔融资交易的平均规模达到了创记录的3360万美元。

如此强大的吸金能力,不仅印证了科技的进步,更是行业者一年的努力成果的彰显。当然,不仅中国,在过去的2017年,全球科技圈都在发展,更创造了数十个创新性“第一”。

走过2017,不知你是否还记得,那些由我们共同见证的科技圈“第一”

走过2017,不知你是否还记得,那些我们共同见证过的科技圈“第一”

1月30日,Libratus第一次战胜4位德州扑克顶级选手

1月30日,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 Rivers 赌场,卡耐基梅隆大学(CMU)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AI Libratus与四位德州扑克顶级选手进行了为期20天共12万手牌的对局,最终获得胜利。且整个赛程,人类玩家从未领先。

值得注意的是,Libratus能够对外界的信息保持怀疑的态度,并辨别信息来源的真假,从而避免被对手误导,绕过对手设置的‘坑’。Libratus的获胜,是AI系统在围棋领域后的又一突破。

3月5日,人工智能第一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2017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了全国政府工作报告。

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六方面的重点任务和一系列保障措施;11月15日,科技部召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暨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会,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重大科技项目进入全面启动实施阶段。

4月20日,中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

4月20日19时41分,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圆满成功发射升空。

天舟一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天宫二号“送货”,所以它被形象的称为太空“快递小哥”。而它实际承载的任务,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送货”的概念。

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货运飞船,是我国目前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航天器。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不仅让其成为中国发射进入太空的质量最大的有效载荷,也加快了中国迈向“空间站时代”的脚步。

4月26日,中国第一艘自制航空母舰正式下水

4月26日,我国第一艘自行研制的航空母舰正式下水。军事专家张召忠更是失声痛哭:中国海军忍耐了十几年,我们受了多少窝囊气,才有了今天!

技术成熟、工程团队成熟,可以期待,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拥有多支航母编队。中国建设强大海军的帷幕已经拉开!

而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是于2012年7月16日正式下海,同年9月23日正式服役。

5月3日,全球第一台光量子计算机诞生

5月3日,中国科学院在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成功自主研发出了世界第一台量子计算机。这是历史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基于单光子的量子模拟机,为最终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奠定了基础。

量子计算机是指利用量子相干叠加原理,理论上具有超快的并行计算和模拟能力的计算机。测试结果显示,该原型机的取样速度比国际同行类似的实验加快至少24000倍;通过和经典算法比较,也比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和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运行速度快10倍至100倍。

5月5日,国产大飞机C919第一次成功起飞

5月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飞机首架机从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该飞机从外形到内部布局,都由中国自己设计完成,研制历时长达7年。

C919首飞,意味着中国民航将不再依赖国外进口,一举打破国外公司对大飞机行业的垄断,成功跻身美国、英国等少数国家能够自主制造大型客机的行列中!

12月17日,第二架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

6月5日,IBM宣布成为第一家攻破5nm工艺的芯片厂商

6月5日,IBM宣布将为5nm芯片工艺研发新型晶体管。

IBM表示,5nm工艺与当前市面上领先的10nm技术相比,其可以在固定功率下提供40%的性能提升,或者在匹配性能下可节省75%的功耗。5nm工艺芯片一旦商用,将极大的提高手机性能和降低功耗。

6月15日,我国第一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成功发射

6月15日11时,我国成功发射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中国首枚太空望远镜。

该卫星工程是国防科工局牵头组织实施的重大空间科学任务,将显著提升我国大型科学卫星研制水平,填补我国空间X射线探测卫星的空白,实现我国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由地面观测向天地联合观测的跨越。“慧眼”的设计寿命为4年,呈立方体构型,总质量约为2500公斤。

6月26日,中国高铁“复兴号”首发

6月26日,高铁“复兴号”在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分别担当G123次和G124次高速列车。

“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知识产权,被称作“最新版中国高铁”。其测试时速达400公里,设计寿命达30年。此外,“复兴号”将在印尼高铁项目中使用,成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主力军!

7月12日,世界第一个3D打印柔性心脏诞生

7月12日,瑞士科研人员在新一期美国《人造器官》期刊上报告称,他们已经借助3D打印技术,制造出全球首个形状、大小及功能都与真人心脏高度相似的柔性心脏。

该人造心脏使用柔软硅胶材料,由3D打印和失蜡铸造技术制作而成,可持续跳动约3000次,即工作30至45分钟。科学家称,虽然该心脏目前还不能用于人体移植,但仍为人造心脏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新思路。

8月18日,寒武纪宣布获1亿美元A轮融资,成为全球人工智能芯片首个独角兽

8月18日,人工智能芯片明星初创公司寒武纪宣布获1亿美元A轮融资,由国投创业领投,阿里巴巴创投、联想创投、国科投资、中科图灵、元禾原点、涌铧投资联合投资,成为全球人工智能芯片首个独角兽。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将推动新一轮的计算革命。芯片作为行业上游产业,是AI产业发展初期的探路者。其受到重视,意味着我们已经开始向人工智能时代迈进,而不再是观望。

9月2日,华为发布全球第一款AI移动计算平台麒麟970芯片

9月2日,华为于2017年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正式发布全球第一款人工智能移动计算平台——麒麟970,采用了台积电10nm工艺。

10月16日,搭载麒麟970的新一代华为Mate系列产品在德国慕尼黑发布。AI芯片在移动端开始铺货商用。

10月10日,中国人第一次使用自己的望远镜找到新的脉冲星

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布消息,宣布科学家们使用位于贵州的FAST望远镜找到了2颗新的脉冲星,该望远镜被称为“贵州天眼”。

贵州的FAST望远镜被誉为“天眼”,而脉冲星则是特殊的中子星。脉冲星的观测,不仅能够帮助科学家研究脉冲星自身的极端物理状态,还能对星际介质、银河系磁场、引力波等目标进行研究。

10月16日,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

北京时间2017年10月16日22:00(美国东部时间10月16日10时),LIGO/Virgo联合全球各大天文台在华盛顿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其在引力波探测中的新发现和相关细节——人类首次探测到由中子星相撞产生的引力波,并同时验证了双中子星并合的时候会产生大部分超重元素金、银等。

除此之外,此次引力波探测,人类还观测到了从伽马射线到无线电波几乎所有电磁波段的宇宙事件,“看到”这次并合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在美国《科学》杂志21日公布的“2017年十大科学突破”榜单中,这一发现被列为头号科学突破。

10月25日,Sophia成为全球第一个有公民身份的机器人

10月25日,沙特阿拉伯在首都利雅得正式授予Sophia公民身份,让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Sophia在演讲上表示,她非常荣幸和骄傲能够拥有这份独特的身份。

机器人身份合法化,将成为未来相关产品服务人类的前提。

11月10日,人类第一次实现对DNA复制速度的控制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宣布,通过控制PRDX2蛋白,人类第一次实现对DNA复制速度的控制。

这意味着,人类已经打开了治疗多重基因疾病的另一扇大门,甚至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研究出杀死癌细胞的方法。

11月14日,全球第一例人体基因编辑疗法正式启动

11月14日,科学家首次尝试在人体内直接进行基因编辑。他们向一名44岁的患者血液内注入了基因编辑工具,以永久性改变基因的方法来治愈严重遗传疾病。

尽管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依然无法断定这种疗法不会对患者产生副作用,但也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疗法会对患者造成危害。如果此次治疗成功,将给予科学家极大的信心,并促使其将在未来成为治疗重大、疑难疾病的主要医疗手段。

11月27日,“悟空”第一次探测到暗物质

11月30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的首批成果:

一、“悟空”首次直接测量到了电子宇宙射线能谱在1 TeV处(1GeV=10亿电子伏特)的拐折,极大的提高了部分电子宇宙射线是来自于暗物质的湮灭的可能性;

二、宇宙线高能电子约在1.4TeV附近呈现出尖锐的能谱,为暗物质粒子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新证据。

2015年12月1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暗物质的发现,将加快人类对于宇宙起源研究和天文物理学的探索进程,为揭开真实的世界提供一份助力。

12月18日,国内第一个自动驾驶管理细则发布

12月18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交通管理局和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这是我国首次出台的关于自动驾驶车辆上路测试的官方细则,是我国政府在自动驾驶领域新一步的规划。随着该细则在北京的实施和优化,其他地区的实施规则想必也会相继落实。

12月20日,地平线发布全球第一款嵌入式AI芯片

12月20日,地平线在北京召开主题为“A I 芯·时代”的发布会,正式发布两款计算机视觉嵌入式AI芯片——旭日和征程,分别面向智能驾驶和智能摄像头。

目前,我国芯片整体发展落后于世界,甚至是受制于人。数据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进口芯片总额在2200—2300亿美金之间。本土厂商自研芯片的发布和流片,将极大的改善这一状况。

12月21日,Magic Leap发布其第一款产品头戴显示器Magic Leap One

12月21日晚, Magic Leap在其官网发布第一款面向开发者的产品——Magic Leap One。该头盔将于2018年开始出货,预计售价在1500到2000美元之间。

从2014年2月获得5000万美元A轮融资至今,Magic Leap共计融资19亿美元。但其一直没有产品面世,被外界调侃为“跳票惯犯”。更因为AR/VR行业发展低迷,一度被怀疑已经倒闭。

此次在2017年年底发布爆炸性产品,不仅终于揭开了Magic Leap神秘的面纱,更让AR/VR行业在2017年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也让我们更加期待2018。

最后

2017年,很多人都说过,“未来已来”,虽然有些理想主义,但梦想就是要去实现的。期待2018......

走过2017,不知你是否还记得,那些由我们共同见证的科技圈“第一”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