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行业再曝“涉黄” 专家呼吁行业共建“黑名单”
据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官方网站消息,针对近期部分网民举报的一些网络平台上出现借ASMR(中文译称“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
据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官方网站消息,针对近期部分网民举报的一些网络平台上出现借ASMR(中文译称“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主要产品为声音内容,用于放松、助眠)名义传播低俗、色情内容问题,6月8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约谈网易云音乐、百度网盘、B站、猫耳FM、蜻蜓FM等多家网站负责人,要求各平台大力清理涉色情低俗问题的ASMR内容,加强对相关内容的监管和审核。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淘宝等电商平台仍然通过“买u盘送黄片”、贩卖“涉黄”直播平台链接等手段传播淫秽信息。6月11日,有专家表示,出售涉黄涉暴力商品是电商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通病。面对这一问题,各家电商平台不妨建立黑名单共享机制,共同铲除这一恶疾。
电商行业涉黄涉暴现象频现
市民王先生投诉称,日前在淘宝购买一款u盘,货到后才发现里面装满了淫秽视频,不堪入目。“我买的u盘比较贵,快200块了,当时客服跟我说会送一些福利,没想到福利就是这些。”
记者按照王先生的指引,在淘宝上找到了这家名为“xx卡批发”的网店,资料显示其为“钻级卖家”,已是7年老店。在商品图集内,店家专门设置了“暗示性广告”——代搜、代下载、装什么,听你的。在评论区,诸多用户留言点赞,称“里面都是我想要的,男人的最爱,你懂的”。
客服向记者表示,拍下宝贝,就能满满下载“黄片”,但这种定制的商品无法退货。
记者搜索发现,类似的网店在淘宝还有很多,大多以“可定制内容”为营销噱头。另一家网店的客服对此更加谨慎,让记者重新加其微信后才详细沟通,最终确认可定制高清淫秽视频下载,同样强调“不支持退货”。
此类现象,淘宝已被多次曝光。2017年4月淘宝“买vr眼镜送黄片”的事件还引发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展开严厉整治行动。2017年至今,主管部门对“涉黄”直播平台的查处也持续高压,诸多违法app及平台被惩治。记者在淘宝搜索“直播平台”,多个有暗示性的商品呈现在首页,记者随机点入一个,客服提出转移到qq详谈,然后推销。记者付款后,店家发来一款名为“小姐姐”的app链接,里面充斥着大量低俗、裸露的两性直播。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在淘宝搜索“幼女”、“迷药”、“迷春”、“催情”、“听话液”等敏感词汇,基本都显示“非常抱歉,没有找到与xx相关的宝贝”,然而系统会自动提示搜索“迷要”、“催qing迷qing”等关键词,然后同样会出现“涉黄”图片和商品,营销词汇赤裸露骨,画面不堪入目。
更离奇的在于,某些词汇无论怎样都被搜索屏蔽,但商品却照卖,例如“听话液”。这此前已被业内解读为“平台恶意纵容”。而在这款商品下有30多条评论,多指其为“假货”。
专家呼吁行业共建长效监管机制
事实上,这并非淘宝一家电商平台暴露的问题。近日,陆续有媒体曝光拼多多、京东、苏宁等平台也存在“商品涉黄”。拼多多已发表官方声明称,已内部紧急排查,关闭涉事店铺,下架违规商品。
有资深行业专家分析,主管部门对此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事实上一直处于高压态势,屡禁不止的原因除了不法商家为牟利铤而走险外,还有各平台之间的技术、监管规范差异有关,“好多商家都是把鸡蛋放到多个篮子,看你这个平台近期监管严就转移,看你放松了又换个马甲回来”。
专家建议,应对此类行业顽疾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是平台自身要加强监管,商家进驻前的经营资质审核、进驻后发布商品和信息的规范以及筛查技术和人力的团队配给等都应进一步完善;其二是平台与平台之间应该摒弃门户之见,积极分享监管技术和经验,联动建立“黑名单”和大数据库,且与主管部门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形成政企合力,共同打击治理,共建长效的行业监管机制,压缩违法违规行为死灰复燃的空间,这样才能形成一个风清气正的电商发展环境。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