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揭晓,来自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获奖

巫盼 6年前 (2018-10-01)

他们的获奖理由是“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

北京时间10月1日下午5点30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正式揭晓,来自美国的科学家James Allison以及来自日本的Tasuku Honjo获得了此项殊荣,他们的获奖理由是“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同时他们将获得9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约合人民币695万。

其中,作为癌症免疫疗法先驱的James Allison,他已经获得了包括“拉斯克奖”、“科学突破奖”等众多科学领域的顶级奖项,此次获得诺贝尔奖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上个世纪80年代末,癌症的免疫疗法初见端倪,Allison博士发现通过阻断CTLA-4的信号通路,能够大大增强T细胞针对肿瘤的攻击力。该理论基础为后面Ipilimumab(CTLA-4 抗体,Yervoy)的研发铺平了道路。于是Yervoy(Ipilimumab)在Allison博士的实验室诞生了,至此,这也是第一个免疫治疗药物,继化疗之后肿瘤治疗历史上的最重要突破,James Allison博士也被称为CTLA-4抗体Yervoy之父。

另外一位来自日本的Honjo博士于1992年发现T细胞抑制受体PD-1,2013年依此开创了癌症免疫疗法。据了解,“癌症免疫疗法”是通过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消灭癌细胞。而抑制PD-1则能够活化T细胞,刺激生物体内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目前,抗PD-1癌症免疫治疗已在美国,欧盟和日本获得批准。这种治疗革新了传统的癌症治疗,并被喻为感染性疾病中的青霉素。

下面是关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趣事:

首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目的在于表彰前一年在生理学或医学界做出卓越发现者,其奖章图案是手拿一本打开的书的医学之神,她正在从岩石间收集泉水,为生病的少女解渴。奖章上刻有一句拉丁文,大致翻译为“新的发现使生命更美好”。

数读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截止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自1901年以来共颁奖109次,颁给了216位获奖者,其中39次获奖者为一人,33次为两人,37次为三人。其中,214位获奖者中只有12位女性获奖者。

最年轻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是弗雷德里克·班廷(Frederick Banting),他因发现了胰岛素而获奖,获奖时只有32岁。最年长的是美国病毒学家弗朗西斯·佩顿·劳斯,他于1966年获奖时已87岁高龄。

第一位获奖的中国人

2015年10月,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获奖理由是她发现了如何将青蒿素从青蒿中更高效率地提取出来,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与她分享该奖项的是日本科学家Satoshi ōmura及爱尔兰科学家William C.Campbell。

最苦逼获奖者

二战期间,希特勒曾禁止德国三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前往瑞典领奖。这三名科学家当年仅获得奖牌和证书,没有拿到奖金。

提名次数最多者

诺奖界的“小李子”: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被提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32次,但一次都没有获奖。

获奖者中的家庭档

夫妻档:

1947年,美国生物化学家格蒂·科里(Gerty Cori)与丈夫卡尔·斐迪南·科里(Carl Ferdinand Cori)以及阿根廷医生贝尔纳多·奥赛(Bernardo Houssay)一起因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4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约翰·奥基夫(John O'Keefe)、挪威科技大学教授梅·布里特·莫泽(May-Britt Moser)及丈夫爱德华·莫泽(Edvard I. Moser)因发现“大脑中的GPS”——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获得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父子档:

1929年汉斯·冯·奥伊勒-切尔平(Hans von Euler-Chelpin)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到了1970年其儿子乌尔夫·冯·奥伊勒( Ulf von Euler)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9年阿瑟·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2006年儿子罗杰·科恩伯格( Roger D. Kornberg)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兄弟档:

1969年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与拉格纳·弗里希(Ragnar Frisch)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其弟弟尼可拉斯·丁伯根(Nikolaas Tinbergen)在1973年与卡尔·冯·弗利(Karl von Frisch)、康拉德·洛伦兹(Konrad Lorenz)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