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思必驰领投方和利资本:一横、一纵、一个圈,三张王牌瞄准未来市场

伶轩 4年前 (2020-04-08)

此次投资是和利资本对“AI语音”和“云+芯”商业价值的认可,也是国家对产业支持的成果体现。

思必驰昨天宣布拿到了一笔4.1亿元的E轮融资,这大约是疫情之下国内创业圈难得的好消息了,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再次引发行业对AI语音”和“云+芯”商业价值的探讨。

而作为本轮融资的领投方,在去年下半年投资寒武纪后,又在今年年初强势入局AI语音芯片赛道,手握两家国内AI芯片领先创企,和利资本的战略布局也渐显人前。

为此,镁客网采访了和利资本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孔令国,以及和利资本投资总监王馥宇,聊了聊他们与思必驰投融资背后的产业故事。

初识思必驰,从芯片谈起

思必驰做AI语音算法和技术,和利资本早就有所有耳闻,但真正了解思必驰,其实是在2019年的年初。

众所周知,思必驰成立已超10余年,凭借多年技术积累,尤其是AI算法和相关软件产品深得市场认可。但不能否认的是,单纯提供“软服务”的商业模式,虽然毛利高,由于定制性强,却很难走向规模化。

2017年6月,思必驰开始项目酝酿;2018年2月,与中芯国际旗下的中芯聚源成立合资子公司深聪智能;8月,思必驰正式公布AI语音芯片计划,并开始进行流片;2019年1月正式发布旗下首款AI芯片TH1520,彻底打通了AI语音全链路的最后一公里。孔令国大约就是在这个时候与思必驰初识的。

独家专访思必驰领投方和利资本:一横、一纵、一个圈,三张王牌瞄准未来市场

图 | 和利资本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孔令国

孔令国回忆,“我和深聪智能的联合创始人吴耿源都是台湾人,当时也恰好都在苏州工作,一来二往也就认识了。”

不过,只有芯片不足以打动孔令国,在他看来,芯片是硬件端产品,必须与算法、场景强连接才可能创造商业价值,也就是上文已有所提及的软硬结合。经吴耿源引荐,孔令国和思必驰董事长高始兴便有了第一次会见。

这次会见很愉快,双方有关“云+芯”的想法不谋而合,和利资本也很快安排团队与思必驰深入接触,并进入到投融资谈判阶段。

到年前,和利资本内部就基本敲定了这一投资项目,参与投资全程工作的王馥宇说,“作为领投方和先行者,我们针对思必驰从包括技术、产品、财务,到同类竞争者、市场、法律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调研并形成投前报告,这也为后进场的其他投资方提供了基础依据。”

独家专访思必驰领投方和利资本:一横、一纵、一个圈,三张王牌瞄准未来市场

图 | 和利资本投资总监王馥宇

而这份专业且详尽的报告背后,则是和利资本自有的一套投资逻辑。

一横一纵一个圈,瞄准未来市场

和利资本的投资逻辑,说简单很简单,就7个字——一横、一纵、一个圈;但说难也很难,因为做到这7个字,需要团队对入局的时间点、产业结构链价值,以及商业市场有着极其深入的了解和专业的判断。

喜欢玩射击的人都知道,一横、一纵、一个圈是射击瞄准过程中的必备参照标准,也只有依据它们,命中的几率才会高。

独家专访思必驰领投方和利资本:一横、一纵、一个圈,三张王牌瞄准未来市场

先说“横”,时间轴,也就是入局的时间点。

对于一个产业而言,10年、20年其实很短,但对于资本或企业而言,这个时间很长,怎样抓住商业化成熟的时间点尤为重要。

以智能家电产业为例,2018年年初,市面上带有语音交互功能的电视大都在6000元以上,而到了2019年双十一,售价在3000元左右的电视基本拥有了该功能,再例如其他智能音箱、TWS耳机等的兴起,这就是产业商业化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也就是说,在商业化过程中,产品市场渗透率从0%发展到10%可能需要5年以上,但从10%到80%可能只需要1-2年。”

反映到AI语音这个技术赛道上,此时入局,正是产业方兴未艾,大量市场空间等待开发的最好时机。孔令国用一句俗语总结,“我们不希望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再来说说“纵”,即产业结构链价值。

整个产业的兴起,是从终端应用的兴起,再反馈到模组子系统,再到算法、芯片,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作为一个专注半导体产业投资的团队,芯片一直是和利资本投资的基准,简单来说,如果思必驰没有芯片,一切都不会开始。

“近2年,我们以芯片为核心,AI为主要投资方向之一看了很多项目,仅边缘端就接触了大量公司,包括视觉、语音等各个赛道。”

具体到语音赛道,和利资本又分别将项目划分为芯片、算法、服务等多个类别,最终认定,在AI领域任何技术或算法型企业,只有走向硬件端才可能真正的发挥价值,这也是思必驰“云+芯”战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先选择方向,AI按云、边缘端划分,边缘端再分语音和视觉赛道,最终定技术路径,这就是我们的产业投资逻辑。”

最后就是“一个圈”,即投资生态和产业圈。

对和利资本的投资生态建设而言,寒武纪、思必驰之后,下一步将着重调研视频芯片相关项目,补足AI方向投资生态的完整性,简单来说,就是各个技术赛道“都要有”。

当然,AI方向之外,包括智能硬件、新能源汽车、物联网、5G等在内的,具有较大市场空间的产业也都是和利的关注重点。

可以看到,作为资本方,和利资本的投资逻辑非常清晰。不过投融资是双向选择,对于被投方而言,除了资金,和利资本被选择的原因还有什么?

资本之外,我们还有紧缺的供应链资源

谈及这个话题,孔令国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毕竟作为拥有20年半导体产业投资及基金管理经验,曾主导投资上海海尔集成电路、展讯科技、研晶光电、寒武纪等多个项目的资深投资人,在这方面的经验是经过实践考验的。

“深入了解半导体产业就会发现,它的涉及面非常多,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就包含了工具、材料、设备、IC设计、晶圆代工、封装、测试等多个产业。而从应用场景方面看,仅当前就有AI、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智能硬件、5G等多个市场在高速发展。”

不难发现,随着国内如华为、阿里、百度等大公司的入局,以及寒武纪、思必驰、地平线等AI芯片厂商的崛起,我们在芯片研发层面的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是,我们缺的是供应链资源,而且是紧缺。”

孔令国说,“和利的优势和强项,就在是国内少数拥有这方面的供应链资源的资方,再加上管理团队有一半拥有多年台湾半导体产业从业经验,足以为企业提供晶圆代工、封装、测试,以及IP等方面的优质合作。”

独家专访思必驰领投方和利资本:一横、一纵、一个圈,三张王牌瞄准未来市场

这有多重要,以产能为例,在仅台积电一家拥有7nm制程工艺能力之时,即便是华为、苹果、高通这样的芯片巨头也要为了产能份额争上一争。而最近的消息,台积电5nm 即将量产,仅目前产能就已被华为、苹果、高通、超微、比特大陆5家公司基本拿完。

说的更直观点,芯片做出来了,拿不到代工厂的产能,量产受限、商业化被制约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是致命的。

“这也是思必驰希望我们能为深聪提供的主要帮助之一。”

此外,对于昨日部分媒体报道思必驰融资消息时提到的国调国信智芯,孔令国解释,“国调国信智芯是和利资本近期募集的一个规模为30亿元的基金,主要投资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

该基金中另外两大LP(有限合伙人)分别是“国家级”基金——中国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简称“国调”)由中国诚通集团管理,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大型企业集团、国资委首批中央企业建设规范董事会企业、服务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和战略重组的张瑶资产经营平台,旨在支持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央企布局结构调整,旗下管理着3500亿元的资产。

另一大投资人为江苏省级投资平台江苏国信集团(简称“国信”)是省属大型国有独资企业集团,拥有江苏国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等3家上市公司,服务金融强省战略,引导全省战略性产业发展。

孔令国总结称,“对思必驰的投资,也是国家对芯片产业发展支持的必然结果。”

“中国芯”战略的必然结果

可以看到,投资思必驰,是和利资本对“AI语音”和“云+芯”商业价值的认可,也是国家对产业支持的成果体现。孔令国透露,此次出资方国调国信智芯基金为和利资本近期募集的一个规模为30亿的基金,主要投资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基金的主要投资人是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以下简称“国调基金”)与江苏国信集团(以下简称“国信”)。

作为国内最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国调基金的管理机构,中国诚通集团积极配合政府大力发展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全力支持和利资本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协助集成电路产业成长为我国自主可控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样,国信作为省属大型国有独资企业集团,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帮助落地政府政策和产业化。

“非常感谢LP们在众多基金管理人中选择了我们团队,和利将充分利用我们多年的行业经验与产业链资源,不负期望。”采访的结尾,孔令国如是说到。

写在最后

4月10日(本周五),镁客网和盛世金财将特邀和利资本及其投资项目武汉飞恩微电子、百识电子做客线上公开课,届时将深入探讨“新基建浪潮下,半导体细分赛道如何‘突出重围’”以及背后的投资故事,欢迎参加。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