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芯片的缺货危机

jh 3年前 (2020-12-08)

汽车芯片的短缺,让国产MCU厂商看到了机遇。

大众停产?假的。

汽车芯片短缺?真的。

在“大众即将停产”的传闻不断发酵之后,大众中国、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相继回应,其内容都大致一样:芯片供应确实是受到了影响,但情况没有传闻那么严重。

而自研芯片许久的国产巨头比亚迪则表示:我们在芯片方面有完整供应链,不仅不受影响,还能外供。

大众缺少的是什么芯片?

比亚迪口中的芯片指的MCU(主控芯片,这种芯片将CPU和存储器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可用作汽车电子系统内部运算和处理的核心。由于MCU供应短缺,大众汽车上搭载的ESP(电子稳定程序系统)和ECU(电子控制单元,即车载电脑)两大模块均无法生产。

汽车芯片的缺货危机

按照我国法律法规要求,ESP是每一辆车必须安装的模块,而ECU控制着发动机和变速器的运行,相当于汽车的大脑,也是不可缺少的零部件。

目前全球共有7家ESP供应商,其中爱信专供丰田,日立专供日产,日信专供本田,万都专供韩系车型,采埃孚专供美系车,这5家公司很少涉及中国业务。

这一背景下,国内市场ESP和ECU的供应几乎被博世与大陆集团垄断,尤其是自主品牌。

汽车芯片的缺货危机

而这两家公司正是“缺芯事件”中最受影响的两家零部件巨头。

有报告称,大陆集团的库存只有一万套左右,已无法满足供应要求。也就表明,此次芯片短缺除了南北大众等合资车企受到影响外,大部分自主品牌也将面临断供的可能。

至于供应链的瓶颈将持续到何时?

大陆集团表示,即使半导体制造商已经扩大了产能应对突增的需求,但市场所需的额外供应量将在6到9个月内实现,现在的供应瓶颈将持续到2021年。

缺芯是一个全行业的现象

在上汽大众的回应里,我们注意到这样一段话:芯片市场供应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受影响的不只是汽车行业,汽车行业里也不只影响大众。

众所周知,半导体产业整个生态链需要各环节密切配合,如若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引起缺料,而缺料的后果就会导致涨价,继而拉长周期。

汽车芯片的缺货危机

事实上,芯片缺料在半导体行业时有发生,常见的缺料原因有:产能紧张、突发事件、采购问题等。例如最近两年的中美贸易战、工厂罢工、工厂失火、甚至恶劣天气,都会影响芯片的供应。

早在今年1月下旬,全球芯片短缺问题就已经显露苗头,各行业需求锐减,汽车行业尤其下滑明显,大家纷纷减少下单,消化库存。

其中的原因,新冠疫情让占据全球汽车芯片市场半壁江山的恩智浦、德州仪器、英飞凌、瑞萨和意法半导体等芯片厂商相继陷入停工停产的状态,这让全球半导体缺货严重。

此外,随着笔记本电脑、游戏机等电子消费行业对于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大,部分厂商对汽车芯片的产能也进行了转移。只不过,这些厂商对于中国车企下半年的强势复苏预料不足,以致于停产导致的“时间差”让这些芯片厂商无法应对。

汽车芯片的缺货危机

而在上游供应端,8英寸晶圆代工产能也出现吃紧,这让包括面板驱动IC、MCU在内的半导体器件的供应迟迟跟不上需求,“供不应求”的局面也导致8英寸晶圆大幅涨价。

汽车芯片的缺货危机

然而,涨价也不能改变8英寸晶圆一直以来都相对较低的收益,因此供应商无意扩张生产线。据悉,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8英寸晶圆就一片难求,而8英寸设备也很少被生产。

因此汽车市场的缺芯,将像数码产业一样,将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现象。

全球MCU缺货,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就好比华为手机因为芯片供应受阻,国内的汽车厂商同样在汽车芯片上被“卡脖子”。

尽管市场回暖加上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国内的汽车厂商纷纷开始,但自主汽车芯片规模占比不足10%。

目前ESP市场被博世、大陆、天河等供应商垄断,国内ESP供应商不具备独立研发、设计、制造、调校整套ESP的技术能力。

相比之下,海外厂商可以提供全系列的型号,而国内厂商只能提供少部分的型号,对于这个市场,投入周期太长,市场太小,很难有企业能坚持到最后。

而“大众停产事件”给国内汽车行业一次警示——不能实现安全自主可控的前提下,一旦芯片失去稳定供应,将会有更多的车企受到影响。

但就在全球MCU集体缺货的情况下,国产MCU厂商也迎来了一次机遇,越来越多的终端制造厂开始将目光看向了国内供应链。

汽车芯片的缺货危机

而随着国内8英寸晶圆代工厂产能大幅提升,国内IGBT厂商在技术、成本等各个方面都将更加具备竞争优势,这也促进了国产汽车芯片行业的发展。

在未来,也会有更多的厂商加入到比亚迪的行列,加速国产替代的进程。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