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与甲骨文十一年Java版权大战落幕:Andriod系统不侵权
诉讼的成功,对于谷歌来说是一场大胜。
Andriod系统,可以称得上是当下最知名的手机操作系统之一。
Java同样是最受程序员喜欢的编程语言之一。
然而,这两款优秀产品的各自拥有者,却因为版权问题争论了10多年。
直到最近,这场版权大战才有了最终的结果。
源自Java的安卓
1995年,硅谷传奇公司Sun Microsystems(简称Sun)推出了面向对象的高级编程语言Java,由于该语言简单易用且功能强大,很快被大量程序员采用。
在开发Andriod之前,Andriod之父Andy Rubin创立了一家名为Danger的公司,并且选择了Java作为旗下产品的开发语言。
在离开Danger后,Andy Rubin创立了Android公司,开始研发Andriod系统,并沿用了Danger的技术路线,直到2005年被谷歌收购。
在完成收购后,手握Andriod的谷歌拒绝了Sun方面关于Java版权的要求:谷歌原准备向Sun公司支付3000-4000万美元的专利许可费,换取在Andriod系统中使用Java语言的5年期许可证,但最终双方谈崩了,Sun公司一分钱都没得到。
在当时,Java允许被谷歌内部使用,但不能分发源代码。
时间来到2009年,甲骨文斥资74亿美元收购了Sun。在卖身之前,Sun就已经决定在GPL许可证(GNU通用公共许可证)下开源Java。
但甲骨文显然对Andriod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十分眼红,在2010年完成对Sun的收购之后,甲骨文随即对谷歌发起了诉讼。
十一年漫漫诉讼争斗
在十一年里,谷歌曾两次赢得美国地方法院的诉讼,但每一次,联邦上诉法院都推翻了裁决。
最初,甲骨文声称谷歌在Andriod中使用Java API侵犯其版权和专利,Andriod的代码库中有11500行代码涉嫌抄袭,这些代码构成了Andriod37个package,都是基于Java代码。此外,甲骨文还起诉谷歌抄袭了JDK的9行代码。
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Java API是否可以享有版权?
谷歌认为自己的代码借用了其他软件的思想,都具有独创性,互不侵权。而甲骨文则认为Andriod API与Java API的“结构,顺序和组织”十分相似。
在2012年的第一次诉讼审判中,加州北区的William Alsup法官认为API根本不受版权保护,软件包、类和方法的命名以及排序方式不值得版权保护。
图 | William Alsup
为了验证甲骨文的辩词,这位法官甚至亲自上手尝试写代码,最终认为谷歌的代码完全可以自行设计。
两年后,一家联邦上诉法院撤销了此前William的裁决,裁定API可能受到版权保护。
之后,该案件再次返回地方法院,陪审团一致同意谷歌对Java API的使用是合法且合理的使用。
但同之前一样,这家联邦上诉法院依然裁定谷歌的操作是不合理使用,这一次谷歌面临着高达88亿美元的赔偿风险。
此后,谷歌一直在与联邦法院和美国最高法院沟通,希望法院能重审案件。
到了2019年11月,美国最高法院同意复审案件,双方也在第二年10月开展了口头辩论。
支持谷歌的观点认为,如果甲骨文获胜,那么会给所有开发者树立巨大的版权障碍,从而破坏软件行业;反之,可以节省开发人员创造新产品的时间,降低创新的阻碍。
而甲骨文则认为,如果其版权不受保护,那么会阻碍在软件领域的创新,许多小型初创公司是依靠版权法附带的版权来保护其商业模式。
直到2021年4月,这场长达10年的版权案终于了结。
美国最高法院以6票赞成、2票反对的结果,裁定谷歌的Andriod系统使用Java API并没有侵犯版权。
明争暗斗仍将继续
这一“最终判决”引来了人们的热议,至少对Andriod用户来说,现在的判决是个好消息,谷歌一旦败诉,不仅是数十亿美元的赔偿,对现有Andriod系统影响也会很大。
其实从2017年开始,谷歌方面就开始有目的地寻找Java的替代品,当年的Google I/O大会上,谷歌宣布Kotlin成为Andriod系统开发的一级语言,可以说对Kotlin寄予了厚望。
在此后几年里,谷歌官方都主观上偏向Kotlin,在2019年Google I/O大会上,更是宣布Kotlin编程语言成为Andriod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的首选语言。
不可否认的是,Java对于Andriod来说,依然是不可替代的,但这一场诉讼的胜利,也让谷歌松了一口气。
作为两家总部均位于加州的科技巨头,谷歌与甲骨文之间的斗争还将持续下去。
在恢复“清白”之后,谷歌母公司Alphabet正计划在未来几周停用甲骨文的财务软件,开始使用思爱普(SAP.US)的同类产品替代。
尽管谷歌方面没有宣布停用更多软件,但可以预料的是,两家科技公司的明争暗斗仍将继续。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