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的轮回:家电厂商们再次燃起的“造车梦”

jh 3年前 (2021-05-18)

相比当初盲目造车,如今家电企业选择加入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既可以在“新四化”的浪潮下分一杯羹,又能风险可控。

今日下午,美的威灵汽车正式公布三线5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品,也宣布美的集团成为“跨界造车”的一员。

在美的之前,家电圈内的格力、创维、海信等都已经或多或少涉足造车业务,美的的参与并不让人意外。

但谁曾知道,在20年前的本世纪初,第一波轰轰烈烈的“跨界造车”浪潮正是家电行业掀起

时隔20年,这一群“造车老玩家”们,又一次回到了造车的起点。

20年的轮回:家电厂商们再次燃起的“造车梦”

造车的辛酸,多少家电大佬已经品尝

“手拿格力手机,乘坐格力汽车,吹着格力空调。”

2016年,董明珠抛下这句名言,联手王健林等企业家,投资30亿元入股珠海银隆,成立银隆新能源,“霸气”地开启了漫漫造车路。

从客观说,董明珠看待新能源汽车的眼光并没有错,但和格力手机一样,格力造出来的MPV艾菲以及银隆5024EV并没有在市场内激起多少水花。

在烧掉上百亿元后,连续亏损的珠海银隆宣布破产,董明珠的造车梦也彻底破灭。

20年的轮回:家电厂商们再次燃起的“造车梦”

再将时间调回至世纪初,手握资本的中国民企们开启了第一波跨界造车浪潮,这其中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例如春兰、波导、新飞、美的、奥克斯,也包括后来的车企巨头比亚迪。

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中国汽车业伴随着资本的扶持以及人们需求的提升,逐渐成为一种高利润的投资项目,同时SUV、大型客车和卡车等车型依然处在市场竞争阶段,这给跨界造车企业创造了机会。

20年的轮回:家电厂商们再次燃起的“造车梦”

2001年,在摩托车领域积累经验的春兰收购了亏损严重的东风南京汽车,并推出旗下重卡;2003年,美的集团进入以客车为代表的商用汽车领域。2004年至2006年初,美的集团又先后收购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有限公司及湖南省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三家企;同一年,奥克斯斥资4000万元收购沈阳双马汽车,计划生产SUV和皮卡。

20年的轮回:家电厂商们再次燃起的“造车梦”

这几家家电巨头,本想靠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完成对传统车企的追赶,再凭借品牌、营销、渠道等方面的积累完成超越,但事实证明:外行人想内行化,是需要长期的积累。

不同于当下造车新势力们可以通过挖人来弥补短板,二十年前人才稀缺的背景下,造车老玩家们只能靠着自己去摸索。

当汽车消费市场日渐理性,产业生存的起点也越来越高;成熟的国外汽车巨头悉数进驻国内;最后是国家产业政策对跨产品类别生产轿车的门槛加大,这些外行逐渐开始放弃了造车的想法。

美的集团于2009年结束了那段“煎熬”的时光,卖厂卖地关闭了汽车业务线;春兰、奥克斯都渐渐被格力、海尔反超;而其他一些企业也相继远离了造车赛道。

不是“每个站在风口上的猪”都可以飞起来,盲目进入整车市场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

再次造车,靠不靠谱

智能手机的崛起,造就了一个新的时代。

“新四化”的节奏已经慢慢惠及了多个行业,不仅是汽车行业,家电行业同样经历着相同的改革。

一方面智能制造和物联网赋予了家电新的属性,另一方面固守传统家电策略前景有限,当房地产等相关市场热度趋于冷却后,低利润的家电自然会限制发展。

想要未雨绸缪,家电企业的转型是必然之路。

20年的轮回:家电厂商们再次燃起的“造车梦”

从五年前开始,国内家电三巨头格力、海尔、美的就开始了自己的转型之路。

海尔在2019年改名“海尔智家”,坚决舍弃“家电、电器”的标签,对外也将自己宣称为消费者提供智慧家庭解决方案;

格力很早就在发展手机、物联网设备、芯片等通讯设备板块;

最后,美的也开始在家电的基础上开始补全工业互联网版图,去年美的将业务架构调整为五大业务板块,其中,机电事业群下包括了汽车部件板块。

20年的轮回:家电厂商们再次燃起的“造车梦”

无论怎么转型,新能源汽车就仿佛是一个躲不开的“终极答案”,如果把智能手机比作互联网的开机键一样,那么智能汽车就是物联网的钥匙。

正因于此,我们可以在其他家电企业中都能寻觅到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影子,例如创维推出新能源品牌天美汽车,海信在整车热管理、智能座舱和车路协同展示了最新的技术等等……

20年的轮回:家电厂商们再次燃起的“造车梦”

相比于互联网公司,家电企业在造车上可以选择不同的道路:

首先,类似美的集团一样,旗下威灵汽车的模式,可以根据自身在电机、电控上的技术优势,发展电机系统和散热系统,或是学习LG和松下的转型之路,发展电池研究;

其次,家电行业在自身家电的AIoT互联能力上具备一定的实力,而智能汽车作为未来物联网的重要一环,势必需要厂商来提供车路协同等解决方案;

最后,家电芯片设计和汽车芯片设计思路契合度很高,为汽车企业造芯片同样是很好的选择之一。

20年的轮回:家电厂商们再次燃起的“造车梦”

总之,相比于其他跨界行业,家电企业跨界造车的风险更小,经验更多,可以选择的方向更加广泛。

相比于直接面向C端直接销售的整车业务,选择B端产业链的家电企业们更加谨慎。

万亿规模的产业风口没人可能拒绝

在一次采访里,奥克斯新闻发言人黄江伟提到了曾经的造车浪潮:“奥克斯就当作了一场汽车梦,这个梦的代价是4000万元。”

20年前第一批逐梦汽车的跨界玩家们,在尝尽汽车行业的“煎熬”后,纷纷都离开了这个赛道。

“要么在沉默中爆发,要么在沉默中死去。”

这其中,大部分像美的、奥克斯一样回归本行,也有些像波导、新飞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能像比亚迪那样扎根进汽车行业的屈指可数。

20年的轮回:家电厂商们再次燃起的“造车梦”

图 | 比亚迪电池

作为后来者,新势力们对这个专业性很强的市场研究显然相对不足,无论在技术研发水平、产品制造工艺、质量保证体系,还是营销服务网络等方面都很难在短期内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

这不单单是这些家电企业的问题,同时也是跨界玩家的普遍问题。

在刚刚过去的第二波造车热潮中,参与造车的玩家同样人数众多,但大浪淘沙之后,能留下来的只有少数几家,不是跨过资金和技术坎就能造车,企业需要有持续的发展潜力。

面对当下正到来的第三波造车浪潮,家电企业再次做好了准备,是成功转型,还是再次失败,这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