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8年后,阿里、腾讯选择“握手”,互联网终于能回归初心?
挑战者的出现,让两家巨头开始感到压力
活久见,阿里和腾讯居然能“走到一起”。
据道琼斯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阿里巴巴和腾讯将从支付领域开始,逐步开放生态系统。
具体来说,淘宝、天猫等将支持微信支付;也可以直接在微信中看到淘宝商品链接,并通过微信小程序下单。
对于老百姓来说,显然喜闻乐见:以后在淘宝、天猫买东西,也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在微信里,不用再忍受“火星文”一般的淘宝链接。
有网友评论道:互联网终于回到它该有的样子。
8年针锋相对,最终放弃前嫌
有人把阿里和腾讯的这次握手称为“世纪大和解”。
确实,在如今的中国互联网,两家公司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有一家公司可以完全独立于这两大生态之外。
如果真能打通两者的围城,那无疑给了其他公司更加开放的合作机会。
在成长为国内互联网两家巨头之后,阿里和腾讯的矛盾开始从暗斗变成明争,两家公司开始在各自生态圈中互相封杀,希望将流量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2013年,阿里入股新浪微博,后者成为淘宝主要营销阵地,看到庞大的流量之后,微信生怕自家平台步入新浪微博的“后尘”,选择主动出击,封杀微信内的淘宝营销账号。
面对如此直接的针对,淘宝开始反击,以微信中存在“钓鱼链接”等安全隐患为理由,掐断了通过微信对淘宝的直接访问。
微信自然不甘示弱,将所有可以直接跳转到淘宝网站的链接等流量渠道等全部封杀,并屏蔽了相关网址。
最终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是“淘口令”这样妥协的方案。
从这场相互封禁的大战开始,两家曾看似没有交集的巨头,开始围绕各家生态圈筑起“高墙”,并在对面的核心领域短兵相接。
在电商领域,腾讯一直都在强攻,接连投资了京东、拼多多、唯品会等。而在腾讯最核心的社交和文娱领域,阿里手握着微博、优酷等产品。
早些年,凭借电商的强大生态链,阿里营收曾数度超过腾讯,成为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
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腾讯凭借微信和手机QQ两大产品迅速占领了移动社交领域的大部分市场,其市值也超过了阿里和百度。
就目前来看,阿里逐渐在8年的持久战中落得下风,2020年10月,随着蚂蚁集团前期野蛮生长而积累的问题逐渐暴露和相关部门的及时出手管控,让阿里市值有所滑落,而在第二年,阿里又因涉嫌“二选一”垄断,被国家立案调查。
回到两家短兵相接的领域,腾讯系的拼多多已经成长为新的电商巨头,但与此同时,阿里在社交、文娱领域不断通过烧钱、收集人才、入股初创企业等方式进行发力,但效果始终难尽人意,甚至被网友吐槽:“投资一个黄一个”。
至此,腾讯市值开始遥遥领先阿里。
新挑战者出现,破冰成为全新起点
如果说阿里的“暂时掉队”成为这次“走出围城”的契机。
那么挑战者的出现,让两家巨头开始感到压力。
无论是百度、网易、微博等老牌互联网企业、还是字节跳动、拼多多、快手等新巨头,他们正以全新的模式撬动两家巨头的用户群体。
以短视频领域为例,腾讯数次同类型产品挑战抖音和快手,均已失败告终,最后只能以控股快手的形式加入到短视频赛道。而阿里推出的多款文娱、社交产品都反响平平。
想要挖掘宝贵的流量,合作是必然的结果。
事实上,双方“握手”其实早有迹象。
今年3月,阿里方面表示已向微信小程序申请开通淘宝特价版小程序,目前正在申请审批中。
到了4月,阿里旗下盒马集市低调入驻微信小程序。
用户不仅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下单,还可以使用微信支付。
这或许就是一次缓解竞争的尝试。
对于阿里而言,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获得新客的难度。一方面在于国内互联网在日趋严格的监管下,很难像过去一样大规模扩张;另一方面,缺失社交渠道的阿里,也很难留下新用户。
而在腾讯这边,背靠微信的拼多多凭借惊人的裂变式传播迅速遍布互联网,不仅收获了最早一批用户,甚至还触及到阿里不曾到达的下级市场。
等到阿里后知后觉开始下沉市场之后,拼多多已经成长为数一数二的电商巨头。
在完成开放以后,阿里可以从微信获得更多流量,而打通微信支付以及银联商务这样的第三方支付渠道的淘宝,可以进一步帮助微信支付巩固在移动支付领域的优势地位。
而对于老百姓来说,阿里、腾讯两大生态系统互相开放可以更加方便,何乐而不为呢?
互联才是互联网最初的样子
如果两家最终达成了合作,那么无疑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一个全新起点。
互联网发展的初衷是建立一个彼此包容的互联世界,而不是被各种生态系统切割开来。
正如网友所说:互联网最初的样子就应该是万物互联。
随着互联网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国家“反垄断”力度的加大,互联网赛道迎来了更公平的规则,“拥抱变化”也即将成为互联网企业们近几年的关键词。
毫无疑问,曾经的“草莽时代”已逐渐凋零。
如何合法、合规、合理地为消费者创造和提供价值,是包括巨头在内的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而阿里和腾讯的“和解”,只是拉开了序幕的一角,更多的好戏,即将上演。
这一切,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