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1天净赚1个亿,车企们看完都沉默了……
正如其财报中所写到的:“电动汽车的可行性和盈利性都不应该再受到怀疑”。
美东时间1月26日,特斯拉如期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数据。
在疫情依旧肆虐全球、芯片依然短缺、原材料价格也开始飙升的背景下,特斯拉的赚钱能力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用一句话概括全年成绩:赚疯了。
年交付接近百万量,特斯拉卖疯了
作为一家车企,特斯拉首先在造车和卖车的“本职工作”上突破自我,全年产量与交付量均突破新高。
数据显示,特斯拉2021年全年总交付量为936222辆,已经超过股东大会上提出的全年90万辆的交付目标。与之对应的,特斯拉在2020财年总交付量约为49万辆。一年时间过去,特斯拉在交付量上完成了翻倍。
具体到车型上,主力车型Model 3/Y全年共交付911242辆,从2021年第一季度开始交付的国产Model 3/Y极大带动了特斯拉全年销量,在中国及欧洲市场表现抢眼。而Model S/X共交付24980辆,与往年相比增幅不大。
但产销量的增长只是反映了当下火热的电动车市场现状,特斯拉的“恐怖之处”则体现在近似快消品的市场平均库存周期上。
财报显示,2021年特斯拉全球市场平均库存周期仅为4天,去年同期为11天。这意味着,一辆车从出厂到交付,平均仅需4天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只能重新匹配。
这样的周转速度甚至比一些快消品还要快。作为对比,蔚来等新势力车企在去年平均库存周期约为20天,大部分传统车企均超过1个月。
更“恐怖”的是:特斯拉全年总产量930422辆,比全年交付量还低,几乎是边生产边销售,很少有库存的现象存在。
如此短的存货周转速度不仅反映出特斯拉出色的销售状况,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特斯拉良好的营运现金流和利润。
毛利率超30%,车企们看完都沉默了
随着产能和销量的稳定爬坡,特斯拉在营收上也来到一个新高度。
财报显示,特斯拉在2021年实现营收538.2亿美元,同比增长71%;净利润56.44亿美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19亿,同比增长665%,换算成人民币约合347.6亿元,四舍五入1天净赚1亿!
具体到业务上,整车销售收入占据全年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碳积分收入则逐渐下降。以2021年Q4为例,整车销售收入为153.4亿美元,占比86.6%,碳积分收入下降则至3.14亿美元。进入2021年,特斯拉成功摆脱了“卖炭翁”的标签。
除了特斯拉主营业务收入显著改善以外,特斯拉降本增效的策略继续发挥着效果,整体毛利率25.3%,单车毛利率达到了惊人的29.3%。
这个数据是“很恐怖”的:
2021年,汽车圈最会赚钱的丰田汽车业务毛利率平均为19%,销量最高的大众集团平均毛利率为17.5%。而类似法拉利和保时捷这样的豪华车企基本为20%左右。国内造车新势力三强中,理想与蔚来平均为18%,小鹏受售价影响,毛利率平均为10%左右。
这么一圈对比下来,大家就知道特斯拉超过30%的毛利率有多么恐怖,尤其是在缺芯等供应链危机和不断降价的背景下,特斯拉依然能保持如此出色的毛利率更加难得可贵。
此外在其他一些关键数据上,特斯拉也交出了超出预期的成绩单。
在过去的两年里,特斯拉的每一份财报几乎都是对电动车批评者与做空者的打脸,正如其财报中所写到的——“电动汽车的可行性和盈利性都不应该再受到怀疑”。
特斯拉不造新车,专注软件
之后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我们的老熟人马斯克又给股东们带来了更多关于特斯拉的消息,包括工厂及产能、超充与能源业务等等。
而对于消费者们来说,接下来的消息可能就让人显得失望:尽管特斯拉在近期通过多种方式不断释放着有关新产品的进展,但马斯克表示不会再造新车,而是将重心放在保证产能与软件领域。
面对Model 3/Y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量、一再延期交付的120万皮卡订单,很难有余力计划新产品......
目前来看,限制着特斯拉的还是产能问题。
这里有个小插曲:马斯克曾警告称,供应链问题将持续至2022年,受此影响,在随后的盘后交易中,特斯拉股价曾一度下挫超2%。
但他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
当前,特斯拉已经投产的工厂依旧只有加州工厂和上海工厂,柏林工厂原计划于2021年7月投产,但因环保问题受到当地监管,投产时间被迫延迟。
而已经投产的加州弗里蒙特工厂虽在2021年实现了平均每周生产8550辆汽车的成绩,超过丰田肯塔基州工厂,成为目前北美产能最强的工厂;同时,上海超级工厂成长为Q4出口的主力产能。
但两家工厂相加年产约105万辆的能力,也仅仅是能满足今年交付需求而已。如果想在2022年继续有所突破,那么新工厂的正常运行尤为关键。
好消息是,除了柏林工厂以外,特斯拉位于德克萨斯州的超级工厂也投产在即。在四座工厂的合力作用下,2022年特斯拉的产能与交付量或将迎来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另外,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上还表示,特斯拉正在寻找新的工厂位置。
除了保证车辆生产以外,特斯拉在供应链和软件层面也动作不断,具体表现在超充站的部署、FSD自动驾驶系统的更新以及4860电池的投产等。
而作为代价,特斯拉的确很难抽出时间再去研发新车型。
总的来说,在电动车长期利好的背景下,特斯拉的危机意识让其选择了“求稳”。
对于其他电动车玩家来说,想追赶这个王者,难度更大了。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