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壳不换本的“套娃机”,还能“套路”到年轻人吗?
手机厂商们,忙于去库存。
有些手机还没出生时就自带光环,而有些手机直到下架都无人知晓。
6月17日,在没有过多宣传的情况下,realme在多个电商渠道直接上架了一款名为Q5x的新机型。从介绍来看,这款新机不足千元,配置上属于刚刚入门的水平。
但当我们再次打开realme的店铺时,却发现这款新机已经悄然下架——很显然,这款手机其实是面向“618购物节”的走量机。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就在Q5x发布的同一天,realme又发布一款名为V20的机型。虽然分属不同系列,但两者外观几乎一模一样,仅仅是配置上存在不同。
这便是手机行业里默认存在的“套娃机”。
不单单是realme,包括苹果在内的各大手机厂商都曾推出过套娃机。有的厂商因其获利,也有厂商因此陷入产品线混乱的情况,而消费者则对套娃机已经越来越不买账了。
另类的“财富密码”
由于美国的芯片制裁,华为5G手机成为市场的“硬通货”,卖一台少一台,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不少想购买华为5G手机的顾客要么被告知缺货,要么只能从其他渠道加价购买。
而在一些华为线下店铺里,店员会推荐一款名为“鼎桥”的手机——一样的背部圆环设计,一样的配色和壁纸,甚至都使用华为账号登陆。最关键的,这是一台5G手机,并且不需要加价。区别只是在于背后的Logo。
当这款名为“鼎桥M40”的手机在微博上曝光后,一时间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更有人挖出了其华为背景。对此,网上几乎都是一边倒地质疑其“换壳”、“套娃”行为。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华为为了5G的“曲线救国”策略,可以理解。
事实上,早在2019年,华为就已经通过套娃机开启了“机海战术”并成立多个子系列。据统计,华为在当年共发布了5个系列24款产品,算上没有分家的荣耀发布的5个系列13款产品,几乎每个月都有3款新品上市。这些机型涵盖了低中高端市场,迅速帮华为(荣耀)抢下中低端份额,并借助影响力在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
如果站在当时的视角,手机厂商之间尚未进入真正“内卷时代”,品牌力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要大于产品配置带来的影响。因此通过“换壳换名字”的方法,将产品覆盖更精细的人群并打开销量,远远比通过创新推出新产品快得多。
华为的“机海战术”仅仅是套娃机存在的理由之一,不同手机厂商对于套娃机的态度也各不尽相同。
例如OPPO与vivo这两家“蓝绿大厂”与华为荣耀的思路类似,多用于中低端市场的走量机,并且集中在“618”、“双11”这样的特殊节点推出。小米(Redmi)虽然表面上对“套娃机”很不屑,但“身体却很诚实”地推出几款“套娃机”,主要集中在POCO等海外子品牌,以及Redmi一些低端机型中。例如Redmi的K30系列在整个系列周期里一共发布了七款机型,其中多款机型仅仅在配置上略微不同。
图 | 红米手机的国际翻版
除了国内的手机厂商以外,苹果其实也熟知“套娃机”的套路。从iPhone 11开始,苹果就因为“万年不变”的刘海设计被吐槽为“套娃机”,而此后两代旗舰手机系列在外观上依然没有太大改动,但这丝毫不影响苹果手机的销量。
而目标中低端市场的SE系列更是直接套用了经典机型的模具,仅仅在配置上进行提升,但销售成绩却一点都不输于主流机型。根据Canalys发布的报告称,iphone SE 2在推出后第一季度就完成了1000万部的销量,甚至超过一众国内热门机型。
总的来说,在早前的手机市场,品牌影响力尚处在配置之上,尤其在配置趋同的中低端市场,各家手机厂商只能依靠价格战或新品数量来死守自身市场份额,并且获取更多用户,套娃机的存在也就顺理成章了。
同时,套娃机还降低了手机厂商创新周期,并成为子品牌与海外品牌迅速成长的方式之一。
一种无奈选择
只不过,随着手机厂商之间的“内卷”加剧,套娃机的存在意义也随之发生改变。
与过去集中在特殊节点涌现套娃机的情形不同,从去年开始,套娃机已经成为手机厂商发布的常态,并且从品牌内部拓展到母品牌与子品牌之间。例如OPPO K9s与realme Q3s、vivo T1与iQOO Z5等等,尽管分属不同品牌,但仅仅存在材质上的区别,包括摄影模组在内的外观和配置并没有太多变化。
图源 | @bonjour呼呼
和之前强调销量不同,如今的“套娃机”除了继续承担中低端走量的任务以外,更是承担起消耗库存的重任。
这里的库存既包括已有的成品库存,还有零部件库存。在疫情影响供应链面前,手机厂商为了保证零部件供应,大多提前从上游零部件厂商进行采购;另一方面,随着华为的逐步退出,头部厂商在面对空缺的市场份额时,无一例外选择了增加产能。
但在疫情之下,经济环境不稳定导致消费者的心态与习惯趋向于“消费降级”,同时伴随多种负面因素的影响,消费者的换机热潮已经大不如前。此外,多年以来手机性能过剩的问题依然存在,多年之前的配置放在今日“依旧能打”
最终的结果就造成了消费者换机周期逐步拉长,手机厂商们真的“卖不动机器”了。
虽然手机卖不动,但手机技术却不会跟着停滞,这些库存终究会成为“老产品”,因此手机厂商必须想办法清理库存。
据超电智库预测,各厂家库存已达3000万台,其中已生产2000万台,半成品或基础零部件1000万台,早前3月,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也透露:今年中国主要安卓手机品牌已经削减了约1.7亿部订单,并且下调了销量目标。这足以看出手机厂商们的库存压力。
因此,我们看到OPPO、vivo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开办多场新机发布会,除了高端机型继续选择新款芯片,大部分减配机型都采用了旧款芯片。业内人士认为,在电商大促前夕频繁上新机既可以清理库存,又可以回笼资金。就连一向喜欢堆料的Redmi也在最新款K50标准版上沿用了2021年初发布的870芯片,甚至在同一场发布会上更新一款K40系列产品。
套娃机终究难以打开销量
在618大促结束后,名为@DTCHAT的数码博主整理了京东平台的自营机型销量。从图表上来看,iPhone13系列遥遥领先,其他机型多为小米系与其他品牌的旗舰机型,而定位“走量机”的套娃机们却并没有达到应有的表现,仅有少量机型上榜。
当然,单一的销量榜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因为一些套娃机可能如同“鼎桥M40”一样专注线下渠道,或是靠着电商补贴在其他平台打开了销量。
但可以确定,想靠套娃机打开市场的策略效果已经大不如前。例如苹果SE系列最新款iPhone SE3,在iPhone SE2大卖的背景下,iPhone SE3却在年中大促中惨淡收场,最终被摩根大通下调了销量预期,并随后经历了砍单、降价等各项措施。
苹果尚且如此,国内的“套娃机”们同样处境艰难。前面提到,过去消费者更看重手机的品牌力,而如今消费者对于配置的敏感度逐渐提升。在同样的价位之下,消费者完全可以选择配置更高、外观质感更好的机型。相比之下,套娃机虽然在价格上可能稍占优势,但完全有更好的替代品。
总的来看,套娃机正是在手机行业竞争下的“特殊存在”,并且在不同时代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在当前手机市场规模不断缩减的情况下,套娃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厂商的压力,但并不能解决问题。
手机厂商还是需要沉住气在功能上创新,用优质的产品打动消费者。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