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纳捷半导体张红磊:“缺芯”带来新机遇,做安全加密和超低功耗芯片领跑者
瑞纳捷,正成为“国产芯”在超低功耗和安全加密芯片方向上的领导者。
图 | 武汉瑞纳捷半导体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张红磊
点燃一个行业,偶尔也需要一场“黑天鹅”事件。
2020年中,“缺芯”成为了一场将全球科技产业链都席卷在内的巨型风暴,世界从未如此清晰地意识到保证芯片按时供给的重要性。而曾如坚冰般不可撼动的芯片产业格局,也迫不及待地迎来了一丝又一丝的松动——至少对千万中国芯片企业来说,新的曙光来临了。
据企查查于今年4月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2019、2020和2021年的芯片相关企业新增数量分别为:8442家、2.31万家和4.74万家,同比增速分别为13.82%、173.76%和105.06%,创业者的争相入局已然表明,芯片产业成为了中国硬科技方向最具有活力的创业领域之一。
而作为芯片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中国芯片设计产业在“缺芯”后也展现出了强力的发展趋势。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芯片设计企业数量增长26.7%,达到2810家;全行业销售预计为4586.9亿元,相比2020年的3819.4亿元,增长了20.1%。
但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22年后,“缺芯”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不同于此前的全行业芯片短缺,目前的“缺芯”更多呈现出了结构性的特征——车规级芯片短缺仍在延续,手机、电视等消费类芯片需求却在持续下滑。
那么,该如何正确认识“缺芯”给中国芯片产业带来的机遇与风险?面对芯片设计市场被国际巨头常年垄断的局面,“国产芯”该如何求生存、求发展?伴随“缺芯”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中国芯片企业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商业之路?
带着这些问题,镁客网联系到了目前在国产芯片产业中,安全加密领导者,超低功耗技术领先者的企业:武汉瑞纳捷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纳捷),与其副总经理:张红磊,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1、“缺芯”席卷全球,“国产芯”机遇与风险并存
“说实话,过去我们推广国产芯片的时候,很多客户是不太愿意尝试的。”
回顾“缺芯”前的半导体市场,张红磊对记者感叹,对于国产芯片来说,尽管价格上有优势,但依然难以动摇已经被欧美等品牌所长期占领的市场份额。“缺芯”的出现,的确让国产芯片迎来了更多的机会。
“缺芯给我们国产芯片带来了被使用机会的增加,面对欧美等国外厂商的缺货和长期高昂的价格,终端客户开始更愿意接受对国产芯片的使用。”
张红磊告诉记者,除了国产品牌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更为宝贵的是,“国产芯”有机会进入到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中。
“对于芯片企业来说,过去我们没有量产的机会,就没办法能够持续地进行研发投入,持续地进行产品完善,持续地进入产品迭代。现在国产芯片逐渐被客户认可并使用后,就带来了优化产品整体性能和丰富产品类型的机会。这对‘国产芯’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国产芯片可以真正成长起来,一方面客户也享受到了成本降低的好处,降低了供应链的风险,真正走入了良性循环。”
但是机遇背后,往往也蕴含相应的风险。在张红磊看来,目前的国产芯片,已经在一些细分方向上出现了“内卷”的迹象。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国产芯片厂家进入到行业中来。但在这种‘一拥而上’的过程中,出于需求量的巨大和研发门槛较低等原因,初创芯片企业更多的是选择进入一些门槛比较低的、低端消费类的芯片领域。但这就带来了一个致命性的问题——这些领域短时间内成为了‘红海’,并很快进入了价格上的‘内卷’。
所以我认为,国内的芯片企业还是要能够根据自己的优势和亮点来进行资源配置,多一些前期的市场调研,能够更多地投入到一些被国外企业占据份额较高的领域作为主要研发方向,比如像车规类、工业类、超低功耗等中高端的赛道,大家能够区分开来,形成差异化竞争。而不是说一旦有机会,就全部投入到偏低端的消费类等市场上面去做。”
2、迎战“巨人”,中国芯片设计企业仍有机会
根据IC Insights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大陆共有芯片设计企业2810家,占据了全球9%的市场份额,距离美国68%的市场份额仍有着较大差距。
从微观层面来看,芯片设计市场的竞争也正在呈现“马太效应”:如高通、博通、联发科和英伟达等长期“霸榜”的巨头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那么对于中国芯片设计企业来说,面对着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该如何抢到更多的生存空间呢?
“实话实说,我觉得从目前仅从芯片设计这个角度来讲,国内的设计水平已经在很多领域里做到了较高的水平,像华为海思等国产芯片设计企业在设计水平上已经不亚于高通等巨头企业”,张红磊对记者表示,“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外的一些知名企业无论是在从业时间上、制造工艺的积累上等方面,都比我们早了很多年。想短时间内赶上还有一定的难度。”
但张红磊也表示,尽管存在差距,国产厂商仍然有迎头赶上的机会。
“首先,像车规类、工业类和超低功耗类等特定行业上,国产企业如果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深入研究,是可以在这些专业赛道上形成赶超的。像海思就是通过早期在安防、手机通信芯片等几个细分赛道上实现了逐步赶超,才有了现在逐渐迈入到全面赶超的局面,这是我们国产企业的一个机会点。
其次,从产品的角度来说,国产芯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整体品控都亟待加强。面对国际大厂可以在这些方面的明显优势,终端客户肯定还是希望国产芯片可以做的更好。
第三,国产芯片设计企业要发挥本土化的服务优势,对我们的客户做到“保姆式”服务。相比欧美企业,我们在服务意识和人员配置等方面都有本土的优势。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也是我们赶超的一个机会;
最重要的是:国产芯片尤其要在中高端产品的制造成本上进一步缩小与欧美大厂之间的差距,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国产芯片获取更多的利润,从而持续投入到我们未来的研发中。”
3、深耕细分赛道,瑞纳捷勇当“领跑者”
记者注意到,瑞纳捷自创立伊始,就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将超低功耗MCU和国密安全芯片作为了创业的主要方向。经过数年的不懈耕耘,目前已经成为了安全加密领导者,超低功耗技术领先者。
“现在的主流趋势是:随着5G、新能源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万物互联正在加速前进,包括手机在内的海量移动产品都对能耗提出更高的要求,超低功耗设计迎来了广泛需求。所以,瑞纳捷就把超低功耗芯片作为了主攻方向之一”,张红磊告诉记者,“并且,当时我们做了一些市场调研:在国内做低功耗的,尤其是做超低功耗方向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直到现在,瑞纳捷也是国内自研超低功耗技术方向的佼佼者。”
图 | 瑞纳捷研发的超低功耗MCU RJM8L003,可广泛应用于医疗电子、智能门锁、三表等行业
张红磊同时还表示,瑞纳捷是目前国内第一家推出超低功耗安全MCU的国产厂商,且目前尚无厂家可以把安全和超低功耗结合在一起。而在安全加密方向上,瑞纳捷同样有着很强的优势。
“现在越来越多的产品进行大量数据交互,同时也需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被抄袭,也正因为如此,核心算法、核心数据、大量的核心图片、视频及原创耗材等等都需要进行加密保护措施来避免被恶意获取或抄袭。”
图 | 瑞纳捷研发的RJGT101,是应用在电子烟、医疗耗材、美容耗材等方面的加密芯片
记者注意到,包括防伪认证、数据加密的安全需求,已经成为了芯片企业的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目前,瑞纳捷推出的低成本加密芯片,已经在电子烟、医疗耗材、美容耗材,甚至手机数据线等行业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电子烟的烟弹认证领域,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
“目前,瑞纳捷半导体已经成为了国内安全加密领导者。包括超低功耗技术这一块,我们也可以很自豪的说是一个领先者”,张红磊告诉记者。
4、“国产芯”要脱颖而出,苦练“内功”仍是根本
尽管芯片行业有着有着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但记者注意到,从2015年创业至今,瑞纳捷分别获得了包括特斯拉、华为、字节跳动、中车和TCL等多家巨头企业的合作及认可。那么,是哪些原因,能够让这家“国产芯”脱颖而出?
“首先是依靠了我们原始团队积累的一些历史经验”,张红磊告诉记者,瑞纳捷团队分别由来自中科院、华为海思和华中科技大学的人才组成,团队成员人均在芯片领域具备十几年以上的从业经验,这对瑞纳捷的快速成长起到了非常大的助力。
此外,对芯片技术上坚持和投入同样重要。张红磊对记者表示,尽管瑞纳捷也注意到了通用型MCU这两年巨大的市场缺口,但并没有动摇其执着立足安全加密及超低功耗赛道的决心,并长期保持了高比例的研发投入。
“如果瑞纳捷也去投入到通用MCU等一些消费类的市场,短期内的营收上面可能会有一些增长,但这并不符合瑞纳捷的发展战略。我们多年来还是坚持在这两个主要赛道上——如果没有这种深度的积累,我们的产品性能和品质也不会获得特斯拉、华为和中车的一线客户的认可。
另外瑞纳捷在对研发上的资金与人力投入始终维持一个高比例。从2018-2021年,我们连续4年的研发投入都占到了营收比例的40%以上。我们确信只有通过这种高投入,才能给未来带来高增长。”
记者注意到,专业团队、坚守赛道和研发投入成为了瑞纳捷得以快速发展的三个核心关键词。目前,在国内做的顺风顺水瑞纳捷,也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并已经在南美和欧洲的部分市场取得了进展。
“缺芯”为中国芯片产业推开了一扇门,让全球注意到了中国芯片的实力,也为“国产芯”打开了更多的市场。面对着激烈的竞争和广阔的市场需求,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着扎实的技术实力和对用户的深刻理解,瑞纳捷的“国产芯”将为中国芯片的追赶之路增添更多的新动力。全球芯片产业的逐鹿之战,仍有悬念。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