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版“杀猪盘”,专坑海外科技大厂
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没收48.1亿!这一次,雷总唱不出“are you OK”了。
据报道称,印度中央执法局宣布以“非法向国外转移资金”为由,正式没收了此前冻结的小米551.1亿印度卢比资产(约合人民币48.1亿元)。
而这笔钱,差不多等于小米进军印度市场以来所有的收入。
不只是小米,近些年oppo、vivo谷歌等国内外科技大厂都在印度吃亏罚款。
印度,海外巨头的“坟场”
不断增长的人口红利、低廉的人工成本、沿海的地域条件、英语市场的便利……
尽管每家企业进入印度市场的理由都不尽相同,但出发点都大同小异:没人会舍弃印度这样一个潜力无限的新兴市场。
近些年,进军印度市场的海外资本越来越多,尤其在“印度制造”等口号的号召下,类似手机、汽车、半导体等科技型企业更是保持了极大的兴趣。
但奇怪的是,每一家前去印度淘金的企业,无一例外都吃了大亏。
第一道门槛,是印度政府的审批。
想在印度做生意?审批环节就先折腾一番。
如果是欧美国家,或许在审批环节或许能快速通过;如果像中国这类与印度存在“小矛盾”的国家,则按照外国直接投资(FDI)法规,在细节上设置门槛。
不过现实情况是,印度政府对所有外来资本都一视同仁,都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
2017年年初,特斯拉开始尝试进入印度市场,但印度政府告知马斯克,新车上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零部件(约30%)来自当地,否则将收取高额的进口税。
显然,特斯拉无法完成这样的要求。
除了特斯拉以外,苹果、小米等手机企业都曾受到过这样的限制,解决方案就是投入大量资金在印度本地建厂,完善相关供应链。
为了吸引特斯拉,印度政府曾在2017年8月放宽了条件,取消了30%的零部件限制,但特斯拉最终还是迫于关税压力暂停了进军印度的计划。
在熬过了审批这一关后,海外资本们也不见得能好好做生意,大大小小的问题接踵而来。
招人困难、建厂进度缓慢、员工效率低下……这些都只能算上小事,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类似第三方毁约、逃单等情况,比比皆是,最终导致这些企业在印度运营花费大额超支,严重点还可能入不敷出。
例如2021年撤出印度市场的福特公司,为了实现可持续盈利,在大量投资后积累了超过20亿美元的亏损,盈利模式缺失和严重低于预期的市场需求,最终让福特做出了撤出印度市场的选择。
在这一环节,退出印度市场的企业已经不在少数,但一些财大气粗的大厂们或许还存在“侥幸心理”。
随着企业们开始站稳印度市场,好不容易赚到了一些钱,印度政府又开始想想设法搞阴招罚款。
在小米被没收48亿人民币之前,就曾被指控逃税行为,被罚款65.3亿卢比(约合5.6亿人民币)的税款。
印度这边的理由是,该公司的印度子公司以“特许权使用费”的名义,向国外实体非法汇款。这违反了印度1999年《外汇管理法》的相关规定。
而小米澄清解释称,这不过是支付给高通的特许权使用费,高通也证实了该说法。但问题在于,印度并不会接受澄清,摆明就是“明抢”。
这不是个例,包括vivo、oppo、华为、一加在内的中国企业,以及沃达丰、三星、谷歌、可口可乐等其他外资,都曾在印度的法律上吃亏。
等罚款交完了,印度政府还有最后一招——没收。
下至小米48.1亿元人民币,上至苹果供应链纬创建立的印度iPhone厂,都成了印度人的“资产”。
“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这么调侃的话,在印度真的不只是一个梗!
印度,没人愿意放弃的“肥肉”
为何跨国公司进入印度这么难?为何科技企业更是难上加难。这一点我们还需要结合印度国情进行讨论。
众所周知,印度是宗教气息颇为浓厚的国家,一边是代表印度民族“大国梦”的先进思想,一边则是传统宗教带来的保守主义。
这种矛盾导致了印度工业发展的局限性。
靠着英国留下的老本,印度很快完善了工业体系,包括汽车、电子产业等重工业,也包括医疗、化工等产业。
按照其他工业大国发展的剧本,印度本该在完成资本积累后实现产业升级,但偏偏在最不缺少的劳动力环节上,出了岔子。
今年4月,印度超越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人口国家,加上年龄结构偏年轻化,印度将有超过10亿的劳动力。
而印度偏偏人均受教育程度不高,很多基础劳动技能都不会,这就导致印度出现了劳动力闲置的情况,近一半人无法进入用工市场。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的宗教问题和地域问题,带来了大大小小的条条框框以及地方性法律。劳动力在这些限制下束手束脚,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
渐渐地,复杂、低效成了印度劳动力市场的代名词,“印度制造的落后”也成了一种奇怪的现象。
想打破宗教势力显然不可能,印度政府还需要拉拢这些势力的炫耀,想要振兴印度制造,打活市场,只能从外部请来“大怨种”。
不过,就连印度自己人都解决不了人才问题,海外资本们就行了?
其结果就是,印度工业的基础与竞争力非常弱,海外资本进入印度后仍只能从事低端生产。
如果是一些制造业巨头,或许还能硬撑,但对于科技巨头们来说,他们又会遇到另一个巨坑——印度市场的消费能力。
印度虽然有着庞大的人口,所带来的市场诱惑确实很大。但由于贫富差距过大,实际上并没有带来太多消费动力。
据按世界银行数据,2021年印度人均国民总收入为1930.7美元,仍属于国际定义的中低收入国家,相当于中国20多年之前的水平,大部分很难留存足够收入用于手机、汽车、互联网等消费产品或服务。
而真正拥有消费能力的人,并不属于这类科技公司的目标人群。
例如小米OV为例,这家中国手机厂商多年以来一直在印度深耕低端机业务,赚了吆喝,却赚不到钱(小米在印度最高利润为2020年3.5亿元人民币,但远不及国内一个季度高)。
又比如汽车业务,印度本土销量冠军马鲁蒂铃木Wagon R就是一款微型车,价格不过数万元,而我们耳熟能详的汽车品牌,例如BBA,一年销量只有1万出头。
这样的消费能力,换谁都会头疼!
杀猪盘?屡试不爽!
不少人将投资印度的行为看成“杀猪盘”,在互联网上,这个流行词的意思是“放长线诈骗,养得越久,诈骗得越狠”。
将印度的经商模式比作“诈骗”或许夸张了点,但不了解印度国情的海外企业们在印度政府的诱惑下“上钩”,何尝不是一种“侥幸心理”。
同时,印度历届政府又非常乐意“吹嘘”自己的经济成就,并以此推出一系列引资政策吸引海外资本。例如在2019年时,莫迪就豪言印度要在“2025年成为发达国家”。
这样的美好经济前景,谁不心动呢?
结果就是,在保护主义政策下,印度大部分社会资源依然掌握在本土企业手里,外来企业稍有垄断苗头就会被有关部门盯上——想要干下去,要么交出技术,要么交出人才,要么干脆直接没收。
只能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讽刺的是,不少由反对党统治的地方邦在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以及简化的审批流程上都做得比莫迪政府出色的不少,他们对待外资的态度也非常亲和。
但奈何莫迪政府主导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情绪更占上风,地方邦的盛情邀请也敌不过执法部门的“铁拳出击”。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