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5这个新功能,才是苹果“大棋”?
内容+体验,是XR的未来
没有“iPhone时刻”的新iPhone终于发布,苹果创新的乏善可陈让人略感失望。
不过,最为消费电子的“带头大哥”“行业龙头”,苹果的一些技术细节总能让人嗅出一些行业未来的走向与发展趋势。
在反复研究苹果这场新品发布会之后,还真让笔者找到一个小细节,就藏在iPhone 15Pro系列的影像技能最后——空间视频拍摄。
iPhone要做Vision Pro的“最佳拍档”
苹果在今年6月的WWDC上带来了“首个空间计算设备”Vision Pro头显。作为一款开发周期就长达7年,甚至今年发布,还得等明年才能正式上市的产品,苹果对于Vision Pro的寄托不可谓不大。
(图源:苹果)
9月这场发布会的开始,身为苹果CEO的库克难得用了不短的篇幅为声量渐低的Vision Pro造势:声明Vision Pro很受好评,并且在继续推进开发,还强调明年年初一定上市,颇有些“稳定投资人情绪”的意味。
而Vision Pro作为一款VR/AR产品,除了本身强大的性能以外,有相应内容的支撑是更加重要的事。
然而,在6月的发布会中,苹果提到的Vision Pro配套内容中并没有革命性的提升,也缺乏“人无我有”的独占内容优势,这成为了当时大家对Vision Pro普遍不太感冒的原因之一。
但这次的iPhone上的“空间视频拍摄”算是补上了这块欠缺。
(图源:苹果)
根据苹果发布会的说法,iPhone 15 Pro系列能够采用超广角与主摄镜头搭配来拍摄具有三维感的视频内容。
双镜头拍摄的参与很像是传统3D电影的拍摄方法,即通过两个具有特定距离的镜头对画面进行拍摄,而后利用镜头之间的画面视差,合成一个具有立体感的画面。
而苹果的做法似乎更进一步。
在Vision Pro的描述文件中有提到,其3D相机记录画面还会有各种传感器的参与,比如LiDAR传感器、结构光深度传感器等等。这些传感器让相机不仅可以拍摄到画面,更能够捕获到物体的角度和深度信息,从而合成立体模型。
早在几年前的iPhone和iPadPro等产品中,苹果就已经加入了LiDAR传感器,只不过除了测距等应用之外,很少有涉及到别的应用场景。
而LiDAR配合进行空间监测的能力对算力也有不低的要求,这也是很多专业人士推测为何此前的iPhone系列都没有对空间视频拍摄的支持。而这次iPhone 15 Pro系列搭载的A17 Pro芯片提供了更强大的GPU性能和神经计算能力,对拍摄和处理三维画面有极大助益。
XR行业需要新的“刺激点”
从行业的视角来看,XR硬件、内容的未来局势都不明朗。
曾经All in元宇宙,甚至连名字都改了的Meta,如今沉迷AI,对元宇宙的关注度明显降低,一度让投资人都十分不满。
在供应链上,VR/AR芯片的大权一直由高通把持,产品迭代速度远低于手机芯片,性能也是基于手机的修修改改,既无诚意,也没卖点。
(图源:苹果)
苹果提出的R1协处理器概念确实给行业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就在上个月,星纪魅族旗下专攻AR芯片的芯片研究部门就被曝光裁撤,其他厂商更是刚准备起步。
根据行业调查机构的报告,2022年全球AR/VR头戴设备出货量为880万台,同比下降了20.9%。
看得出,目前XR头衔行业里,大家都在寻找新的刺激点,让VR/AR真正可以用起来、好用起来,才能卖得出去。
有意思的是,被曝光明年初开始大规模量产的三星XR头显,因为撞档了Vision Pro而推迟。最近更有传闻称,这款XR头显将可能支持“嗅觉”感知。如果真能实现,那确实不失为一个独特的刺激点。
苹果在下一步大棋
由于Vision Pro的售价高达3499美元,注定了这是一台很难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产品。而专业用户的数量毕竟有限,追求尝鲜的功能也只是“一时之快”,真正要做的,还是找到更适合普通用户的消费点。
“空间视频”就相当适合。
苹果高级副总裁乔斯维亚克在功能演示中表示:“这(空间视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你会随身携带iPhone,因此你可以拍摄空间视频,记录家人在海滩度假等特殊时刻”。
(图源:苹果)
常规由平台、内容公司创作的内容更近似于消费品,用户付费获得愉悦;而由用户自己创作的内容多出了纪念、回忆的属性,寄托了拍摄时的情感价值,对于每个用户自己来说都弥足珍贵。
而由iPhone带来的空间视频,则为内容赋予了立体的维度,观感更加真实。而它的播放则完全依赖于Vision Pro。
由用户自己创作需求,苹果的打法属实高级。
写在最后
“空间视频好看吗?真实吗?喜欢就来买Vision Pro吧。”
“3499刀贵吗?哪里贵了?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好吧。”
“有的时候找找自己的原因”……
开个玩笑。
本文作者:Visssom,观点仅代表个人,题图源:苹果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