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市值神话”破灭,真是卖得太便宜?

jh 2个月前 (01-26)

2024年,特斯拉的难题更多。

2023年年初,一场由特斯拉引起的价格内卷战,让国产造车新势力们遭遇到艰难的一年。

结果到了2024年年初,特斯拉自己却成了这场价格战的受害者。

1月25日晚间,受到2023年第四季度财报的影响,特斯拉美股盘前出现暴跌,截至收盘大跌12.13%,市值一夜蒸发8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35亿元),总市值跌破6000亿美元,离万亿市值的梦想越来越远。

大部分报道都把特斯拉暴跌的原因,都归结于“伤敌一百,自损八千”的价格战——长期的降价使得特斯拉7年来首次出现利润下滑的情况,自然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但在仔细拆解研报后就可以发现,特斯拉面临的问题远远不止降价这么简单。

降价容易,降本难

1月12日,特斯拉中国官宣Model 3和Model Y降价,而这已经不是近期特斯拉第一次降价。

在降价后,Model 3起售价为24.59万元,Model Y 起售价25.89万元,离25万的门槛只有一步之遥。

靠着这两款“销量收割机”,特斯拉迎来一次销量高潮。其中Model Y在中国一周内卖出近9000辆,成功超过问界M7,重夺下新能源SUV销冠的宝座。

但销量上涨的背后,其实是“流血”的代价。

根据特斯拉公布的第四季度财报,靠着不断降价的策略,特斯拉单季度交付48.45万辆汽车,再创单季新高,并最终保住了年初180万的目标。而另一方面,特斯拉单季度营收251.67亿美元,并没有达到市场预期的258.7亿美元。

听起来两者差距并没过分夸张,但在这背后靠的是Model 3/Y两款车型不断牺牲的毛利率。

我们都知道,特斯拉能赚钱的一大秘诀就是一骑绝尘的毛利润。在2022年的最高点,特斯拉的整体毛利率达到了29.1%的最高点,对比新势力车企普遍20%的毛利率,特斯拉的出色的单车利润撑起了整体收入。

而在这之后,特斯拉的毛利率就开始一路下跌,今年四季度整体毛利率只有17.6%。

一般来说,毛利率的下滑与成本有直接关系。

事实上,特斯拉也一直尝试控制成本,但奈何降本不够。

在上海超级工厂全面复工后,该工厂创下了销量与产量双新高,产能的充分利用确实带动了单车毛利率的改善。但除了依靠产能规模稀释成本以外,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单车利润。

总的来说,特斯拉已经吃光了Model3/Y的周期红利,在国内车企不断推出新车型的背景下,特斯拉已经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

从更新周期来看,Model Y连续5年未更新,而Model 3上市多年后,在去年才迎来了换新,在缺少新平台的情况下,两款老牌车型不断面临着其他品牌的冲击。

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传说中的低成本车型终究没有出现,反倒是Cybertruck一直在推向中国市场,本周末将开启全国巡展。

但我们要知道,Cybertruck在国内很多大城市被归类为货车,这就意味着在部分时间段,Cybertruck将被禁止在大城市的核心路段通行——而大城市的消费者们恰恰才是Cybertruck的潜在客户,在上路合法化之前,Cybertruck很难打开销量。

至于特斯拉的低成本车型,有媒体报道称,一个代号为Redwood的项目将在2025年中期开始生产。

此前马斯克透露过说这款车会先在德州生产,然后是墨西哥,可能之后才是上海。但根据最新回应,特斯拉中国相关人士否认了这则消息。因此在2025年前,特斯拉都需要继续依靠两款老车型继续承压。

除了车型更新难以外,特斯拉在2024年还要面临退补、电池价格下滑以及来自国内新车型的挑战。

而在支出端,特斯拉一直在投资Dojo算力与机器人等新业务,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不过比起未来的营收情况,这些都只能算作“小问题”。

AI还是好故事吗?

而特斯拉AI端的故事上,马斯克在X上提到过控股权的问题,在吸取了OpenAI内斗教训后,马斯克希望力保25%投票权。

在他看来,如果没有25%的投票权,自己宁愿在特斯拉之外打造产品。

他表示,在没有25%的投票权的情况下,他对于“把特斯拉发展成为AI和机器人领域的领导者”感到不安。他还解释说,25%的投票权“足以发挥影响力,但不至于多到让他无法被推翻”。

至于马斯克是否真的是为了特斯拉的智能化感到担忧,我们可以结合FSD近期多次跳票的表现,以及马斯克对自家人工智能公司xAI的用心程度来联想一番——FSD业务虽然帮助特斯拉在自动驾驶上实现了高度的商业闭环,但并没有给特斯拉带来新的估值曲线

从目前的渗透率来看,除了北美突破10%以外,欧洲和亚太地区均为未达到10%,并且还要收到FSD涨价的影响,推广难度可想而知。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