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智驾提速,Robotaxi商业化到了哪一步? | 研报推荐

IM2Maker 2个月前 (08-06)

注:原文为德邦证券《智能驾驶深度系列报告一:Robotaxi商业化提速,高阶智驾加速落地》

在今天下午举行的“享界S9”发布会上,余承东正式对外官宣了华为全新一代高阶智驾系统——乾崑智驾ADS 3.0。

据余承东介绍,ADS 3.0基于端到端架构打造,从多维立体感知搭配端到端仿生大脑思考,最终实现类人智能驾驶。

而本次发布的新车型也是对标传统豪车品牌BBA,并且在智驾方面有更好的体验。

除了华为领衔的鸿蒙智驾系车企以外,近期还有多家车企公布了智驾方面的最新布局,算上近日出圈的萝卜快跑,关于高阶智能驾驶的升级迭代正在加速进行中。

在近期德邦证券发布的《智能驾驶深度系列报告一:Robotaxi商业化提速,高阶智驾加速落地》一文里,介绍了目前高端智驾以及Robotaxi的基本情况。

以下为内容节选:

一、政策端

1、全国性Robotaxi政策不断成熟

在2022年以前,政策核心目标是加强无人驾驶道路测试的推进,但关于量产与商业化的详细规则未清晰定义。

2023年之后,政策端积极放开,除了扩大路测城市和区域范围,还向技术较为成熟的企业发放试运营牌照和全无人牌照。随着政策的不断放开,Robotaxi的发展有望迎来加速期。

2、地方性政策持续优化

随着全国性法规的逐步明朗,地方政府也不断推出试点政策,相较于求稳的全国性政策,地方政策规定相对宽松,在基于安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Robotaxi相关企业的运营给与了较为有力的支持。

北京市:根据《北京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报告(2023年)》,北京市自动驾驶开放道路试运营测试已处于规模化阶段,在载人试运营测试方面,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范围内载人试运营总里程累计超2096万公里,其中全无人载人测试里程达34.9万公里,在示范区内开展可载人的示范应用及商业化试点的车辆达193辆;

上海市:2023年上海“无人化、高速化”测试应用全面落地,7家企业、30辆无驾驶人汽车常态化开展测试,4家企业、13辆汽车启动高快速路测试与示范,3家企业、9辆汽车获得L3级别自动驾驶高快速路测试牌照;

广州市:2023年,广州市在道路测试方面,更新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相关政策文件,同时在特定场景的道路测试领域进行了政策突破;在示范运营方面,研究制定3项评估政策,1项准入政策。2023年,广州先后设立黄埔、南沙、花都3个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先行试点区;开放测试道路74条,单向里程227.608公里(含高快速一级道路104.913公里),双向里程455.216公里;

深圳市:2022年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被认为是国内首部规范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地方性综合法规,其从技术平台搭建、测试应用、立法责任等方面做了相对细致的规定;

武汉市:2022年出台的《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放宽了对远程安全员的要求,允许一人监控多辆车,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也提高了运营效率。随着地方关于智能网联汽车法规的持续完善,Robotaxi发展有望进一步提速。

二、国内外运营情况

根据罗兰贝格,目前全球各国Robotaxi的商业化进展多处于早期的试验阶段,其中以中美为第一梯队,并逐步由无主驾安全员Robotaxi的小规模商业化试验升级至限定区域内无主驾安全员Robotaxi的正式商业化运营,同时处于第二梯队的韩国、德国、法国、阿联酋等国家,也逐步开展有主驾安全员的小规模商业化运营试验。

1、美国运营情况

美国政策端对于Robotaxi的包容性更强,2023年8月,美国加州公用事业委员会(CPUC)正式批准Waymo和Cruise两家自动驾驶公司在旧金山全天候商业运营无人驾驶出租车,这也是Robotaxi在美国首次获得正式的商业运营许可。

Cruise:在正式运营中发生集体熄火、交通事故等负面事件,导致在当年10月份被加州机动车管理局正式吊销无人车运营资格;

Waymo:在城市拓展节奏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以及负面影响,截至2024年4月,其已在旧金山、凤凰城、洛杉矶实现Robotaxi正式收费运营。

目前,Waymo积极与整车厂以及运营平台展开合作,2023年其与Uber和捷豹三方合作在旧金山、凤凰城实现Robotaxi正式收费运营。目前美国Robotaxi行业玩家多采取“技术+整车+平台”的合作模式,通过分工的模式实现效益最大化。

特斯拉:对于Robotaxi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至2016年,其在《特斯拉宏图第二篇章》首次提及Robotaxi概念,即特斯拉将会运营自己的Robotaxi车队,用户也可以让车辆在闲置的时候,通过分享来赚钱。

根据特斯拉官网,大部分车主每天的车辆使用率只有5%至10%,全自动驾驶车辆的基本经济效用,将很可能是非自动驾驶汽车的数倍。据马斯克,一辆Robotaxi行驶每英里的成本或将低于0.18美元,Uber和Lyft的传统拼车服务的平均成本为每英里1-2美元,特斯拉Robotaxi每年潜在的毛利润大概在3万美元左右。

2、国内运营情况

地方性政策有序推进场景开放,国内Robotaxi多点开花。

截至2024年3月,国内已有51个城市出台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其中深圳、上海、江苏、杭州等多省市已制定自动驾驶相关地方立法,不断加速拓展应用场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地已开展无驾驶人车辆公开道路试点示范,国内Robotaxi呈现多点开花态势。

根据机器之心,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重庆六个城市都发布了针对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和示范应用申请、运营以及监管方面的政策法规,虽然在具体要求方面的框架大体一致,但城市之间无人驾驶实际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情况仍有较大差距:

(1)无人驾驶车辆申请:武汉和北京申请政策更为便利。从无人驾驶车辆的申请政策(申请周期、申请流程、申请数量)来看,相较于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和北京相关政策更为便利,申请周期和申请流程也更为简化;

(2)无人化载人测试和应用:北京起步最早,武汉落地最快。2022年4月底,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率先发布首批“无人化示范应用道路测试”通知书;2022年8月,武汉也发布了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政策,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车辆率先在社会道路上开展商业化服务;随后,广州、上海、深圳等地也陆续开启无人化载人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

在推动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方面,武汉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更大,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里程和开放区域数量均保持全国第一,截至2023年底,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里程已突破3378.73公里(单向里程),覆盖武汉12个行政区,辐射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触达人口超770万。

随着武汉Robotaxi运营的逐步成熟,其示范效应逐步加强,据“湖北发布”公布的数据,萝卜快跑在武汉市的无人驾驶订单量迎来爆发式增长,单日单车峰值超20单,这一水平已与出租车司机平均日订单量相近。

根据百度Apollo Day 2024,萝卜快跑在武汉的服务面积达300平方公里,且其宣布今年将在武汉部署千台无人车。随着萝卜快跑在武汉运营的持续加强,武汉的示范效应或将带动全国其余地方性Robotaxi政策的加速落地。

三、Robotaxi发展基本情况

当前Robotaxi仍处于发展早期,其主要在划定区域低速运营,且需要对车辆驾驶环境进行定位,随着智驾技术的进步,其有望在交通环境复杂的城市实现正常运营。同时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规范,以及消费者接受程度的提高,国内Robotaxi对网约车、出租车的市场渗透率有望于2030年达到55%,其市场规模也有望达到3500亿元。

国内Robotaxi玩家众多,以原互联网企业发展最快。

从国内的Robotaxi的发展来看,主要有三类玩家:

(1)原互联网企业:以百度Apollo、文远知行WeRide、小马智行PonyPilot+等为代表,其主要专注于自动驾驶的技术以及由此衍生的新市场,在运营模式上多采用B2C模式的服务;

(2)车企:以特斯拉(尚未落地)为代表,其主要专注于通过Robotaxi增加搭载相应技术车型的销量以及对应智驾系统的销量;

(3)出行平台企业:以曹操出行、滴滴、如祺出行等为代表,其主要专注于满足用户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在运营模式上多采用较轻资产的出行即服务模式。

根据如祺出行招股说明书,Robotaxi出行服务成本有望于2026年降至有人驾驶出租车/网约车水平,行业盈利能力也有望快速改善。

以萝卜快跑为例,其共有6代车型,其中第六代车型由百度与江铃新能源合作开发,成本仅为20.46万,于2024年推出。

随着供应链的成熟以及技术的进步,其成本目前正处于快速下降阶段,且随着萝卜快跑无人车自动运营网络完成建设,其营运成本将降低30%,通过自动驾驶技术和人车舱效率的持续优化,其服务成本将降低80%。

据上观新闻,目前国内Robotaxi的出险率约为司机的1/14,特别是在数据处理和精确度方面,Robotaxi较人类司机更具优势。

Robotaxi所涉及产业链较长,从上中下游来看:

(1)上游主要为智能汽车基础技术层:Robotaxi的上游主要为包括自动驾驶和整车制造两个层面技术的相关产业链,其有望随着国内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而不断升级。

未来L4级别自动驾驶落地需要具备全域集中式控制、高算力、完备线控底盘、高速数据互传等能力,随着基础技术的逐步完善以及量产成本的逐步下降,据罗兰贝格预计,其有望于2027-2028年前后完成量产上车;

(2)中游主要为造车企业以及互联网造车势力:中游的造车势力主要决定了Robotaxi的能力,其瓶颈主要体现在整车架构以及智驾算法方面。

整车架构方面,当前行业先行者正加速推进Robotaxi前装量产落地,除了成本的下降之外,其有望在整车电子电气架构、芯片算力、网络架构等方面实现升级,以支持更多不限定、复杂场景的应用。

智驾算法方面,当前行业逐步向端到端方案升级,国内头部乘用车自动驾驶企业已经公开端到端自动驾驶方案在2024-2025年上车的规划,端到端模型的成熟,有望实现L4自动驾驶功能的完全落地;

(3)下游主要为Robotaxi运营平台以及相关服务方:下游是Robotaxi运营相关的生态技术支撑,其可加速将中游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商业化落地,随着政策的支持以及Robotaxi运营成本的下降,下游市场有望实现加速发展。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