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做虚拟经济,说创造三千万就业,可弊端呢?
阿里巴巴赖以成名的电子商务是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商业模式。
阿里巴巴赖以成名的电子商务是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商业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的交易平台是网站,没有实体商店,因此,也被大家称之为“虚拟经济”,与传统商业的“实体经济”相对。但是,“虚拟经济”并不能很好地反映电子商务的特征,电商虽然交易平台在互联网,但是,生产,仓储,配送等等环节,都是由商业实体完成的。按照目前的“新零售”标准来说,可以说是“纯电商”,即交易环节完全依赖于电商网站,而没有实商店的商业模式。
三千万就业可能说的是跟阿里巴巴平台有关的就业岗位数量,阿里巴巴并没有创造那么多就业。以前的实体店店主可能转行做了淘宝店店主,以前的代理商可能转行做配送了,批发商可能从批发市场转移到了阿里巴巴(B2B)平台。这些人只不过是根据商业环境的改变,改变了工作的方式,如果阿里巴巴认为这叫“创造”就业的话,那么这是“消灭”另外一部分就业完成的。阿里巴巴的确可能带来一些新的就业,但是数量应该是非常有限的。电子商务的主要贡献是优化商业模式,提高商业效率而不是创造就业。在商业模式的改变过程中,很多就业者的工作方式和场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上是对阿里巴巴“创造”三千万就业的一个看法。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对经济发展是很有贡献的,最重要的表现是让很多偏远地区的消费者获得了接近于大城市的消费品供应,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电子商务的另外一个优势是,让小众市场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因为一个受众很小的产品,全国的总市场还是挺大的。如果不借助电商这种模式,小众市场很难做起来。渠道成本太高。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电子商务有什么弊端。电商虽然是比较先进的一种商业模式,但是不可避免,也会有一些弊端。这也是最近“新零售”被大家热衷讨论的原因所在。电子商务需要结合实体商店,把零售业做得更好。
“图片仅供参考”以前是广泛出现在各种广告上的提示。纯电商模式,我们没办法接触商品,只能通过照片等手段去了解商品,消费者对商品的了解程度必然不够。现在出现了一些新的模式,比如说,到店选购,在线下单,再送货上门等等。对不同商品有不同的优化模式。
其次是平台型电子商务对商家资质的审核不到位的话,假货泛滥也是一个问题。当然假货问题不光出现在电商平台,但是至少在早期淘宝以及目前的拼多多等网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并不是不能克服的,随着技术手段的加强,淘宝的假货问题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既然题目中以阿里巴巴为例,“假货问题”还是要提一提的。
除此之外,纯电商的售后环节也是一个经常会被诟病的地方。因为销售商跟消费者往往处于不同地域,需要售后服务的时候,往往会比较麻烦。至于安装等服务,也是早期电商很大的一个挑战。
随着电商企业的发展,线上线下结合已经是一个大趋势。以后的商业,会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实体店的优势,高度结合,推出更高效,体验更好的模式。也就是我们说的“新零售”。至于很多朋友说的商业地产和渠道商利益受损,这个倒没什么好说的,商业竞争应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先进(即高效率,好体验的)商业模式代替落后模式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不能认为是弊端。正如阿里巴巴带动的就业很多是从其他岗位转过来的,商业地产和渠道商的功能也被电商企业带动的其他从业者取代了而已,只要对整个社会是有推动作用的,就是好的。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