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是如何逆袭的?
成功是很难复制的,我们能做的是培养自己的眼光和实力。
据我所知,共享单车出现后,至少有七家公司在做同类型的业务,但那么多品牌,最后都因为资本或市场的原因,退出了舞台。哈罗单车却能从这个市场中后来居上,成为业界的一匹黑马,不得不说是他的幸运,但在幸运背后,一定是一场精心的布局。
首先,寻找属于自己的蓝海。
2016年9月才进入共享单车阵营的哈罗单车,算得上是这片蓝海的最后一波了,因为蓝海里的资源基本都被率先垂范的ofo、摩拜等单车品牌占了。
想要后来居上,就得“出奇制胜”,他们的奇招就是采用“农村包围城市”。哈罗明确知道自己的定位:共享单车是平民化、大众化的产品,所以哈罗选择先进入三四线城市。质量也好,价格也罢,还有种种优惠活动,哈罗能做,其他家也能做。要想在一开始就不被其他巨头挤兑开,就得有自己的庞大的用户群体。因此,三四线这些还没有人注意的蓝海就必须先拿下。
哈罗的成功首先就在于对局面的整体把握。
接着,砸钱于产品本身。
有了属于自己的蓝海后重要的就是:吸粉。让顾客成为忠实粉丝的长远的办法,只有“质量”和“价格”。
提高产品的使用率可以降低自己的成本,也能提高盈利,而提高使用率前提就是必须得保证单车的寿命。哈罗的开锁的流畅性和低坏车率,足以证明公司是用心办事,用心做产品的。
最后,爱惜自己的羽毛,时时注重商机。
哈罗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团队对商机的把握。
当时在一线火了的摩拜、ofo的负面新闻出现了一波又一波,引起用户强烈不满。特别是关于共享单车押金的使用问题,当时网络上疯传两家公司挪用的押金达到了60个亿。
不管这件事是不是真的,押金事件,直接让用户感到不信任,所以哈罗突然来一波全国免押,让很多普通用户瞬间路转粉。哈罗也借机占领其它蓝海,让其他家无力反击。虽然他们背靠大企业,但越是大企业越看重诚信,所以随后阿里也选择了哈罗。
成功是很难复制的,我们能做的是培养自己的眼光和实力。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