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发不应成为小米IPO的关键词 这几大示范意义更值得重视
7月9日,今天是小米赴港IPO的日子,标志着自5月3日早间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以来,小米历时2个月的IPO之路终于迎来终点。
7月9日,今天是小米赴港IPO的日子,标志着自5月3日早间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以来,小米历时2个月的IPO之路终于迎来终点。继估值持续下调至雷军所谓的“最低价”之后,最让业界惊讶的可能莫过于小米上市首日即破发,这被不少人解读为小米营销泡沫的破灭。事实真的如此吗?
大环境下的破发,小米没能成为少数派
小米今日开盘16.6港元,较17港元的发行价下跌2.35%,最多一度下跌5.8%。若以开盘价计算,小米市值为473.26亿美元,相较上一轮融资中的450亿美元的估值仅高出23亿美元,距离雷军“怒气之下”放出的550亿美元低价尚有一段距离。截止首日收盘,小米股价停在16.8港元,较17港元开盘价下跌1.18%,未能站回发行价之上。
至此,小米IPO首日即破发的“帽子”算是彻底扣实在小米和雷军的头上了。这是可耻的记录吗?放在以往可能是,特别是对心气很高的小米和雷军来说。但在当前的政经大环境下,朱飞以为这不算什么,小米只是没能成为少数派。
相关数据统计,今年港股市场迎来IPO大年,破发率也随之大涨。截至6月30日,上半年上市公司数量较去年增幅49%(但融资额反而下降17%),其中新股的破发率高达70.3%。大量公司急于上市(哪怕是融更少的资),充分反映了中美贸易战下全球政治和经济的诸多不确定性,促使这些融资多轮的企业寻求“上岸”。按此看,创立已8年的小米只是没能成为那例外的30%,破发更多是大环境下的产物,并不能与小米自身的模式或问题挂钩。
小米上市呈现三大示范意义,破发并非见顶
当然,毕竟创业至今仅8年,对于一家同时涉足软硬件及互联网的公司,小米与国际巨头或国内顶尖的华为相比还是力有不逮,以至于一旦小米身上发生点问题,人们总会将“重营销、轻研发”这样的评语加诸小米。久而久之,“只会营销”便像标签一样被紧紧地贴给了小米,在小米自辩不暇的同时,互联网科技舆论界也陷入“不懂小米”的境地。实际上在朱飞——同时是一个互联网科技媒体观察者和普通用户——看来,破发之外人们更应该记住小米上市的三大示范意义。
第一,小米是港交所“同股不同权”新规生效后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可以说是让港股一改25年老规矩的公司。所谓“同股不同权”,又称双重股权结构或者AB股结构。在许多互联网等新经济企业中,创办人需要多轮融资引入财务投资者,创始人所占的财务股权往往会大幅稀释。而同股不同权的股权架构可以让创办人更好地掌握公司话语权和控制权。
港交所上市新规生效3天后,即5月3日一早,小米集团即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成为第一批尝鲜同股不同权待遇的公司。小米的成功上市,为后面美团、拼多多等一大波同样同股不同权而想要赴港IPO的互联网公司开了好头。尽管港交所的改革并不是只为小米而来,而是紧跟全球交易所的改革,但它选择小米这么一家符合条件的公司一炮打响,足见其中的标志性意义。
第二,小米是有史以来全球第三大规模的互联网科技公司IPO,仅次于阿里巴巴和Facebook。考虑到小米是这前三中唯一的“硬件公司”(硬件营收占比90%以上),这个成绩会更让人惊奇,意味着它是此中唯一(此前的乐视神话已以失败而告终)。
众所周知,这是一个互联网公司占据一二级市场主角的时代。在全球前七大科技公司中,只有苹果一家是硬件大于软件和互联网的,其他的Alphabet、亚马逊、微软、Facebook、阿里巴巴和腾讯都是软件远大于硬件的公司。同时在未上市的独角兽公司中,占据前列的也是蚂蚁金服、Uber、滴滴出行、美团点评这样的纯互联网公司。
第三,小米是同等或以上上市规模公司中唯一一家没有展现出行业垄断性便获得高市值的公司。这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的独特之处,它给予后来创业者一条完全与众不同的发展壮大之启示。
按以往的互联网商业逻辑,一定是你死我活、赢家通吃,而且基本上都是要把对手打死打残之后才能最终登顶。但小米展示出来的——无论是在具备规模的手机还是在生态初成的IoT智能家居抑或互联网服务——都还是一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局面,这让小米的未来的成长和抗风险能力充满了弹性和想象空间。
综上三点亦可见,虽然赶在集体IPO高潮期上市,但小米的破发显然不是上市即见顶,而是政治经济大环境下投资人的惯性选择使然。放眼未来朱飞认为,在“万物互联、万物感知、万物智能”的时代大趋势下,软硬融合辅以互联网服务,并抢先构建了IoT智能家居生态的小米,虽然不能成为一家垄断型互联网公司,但极有可能成为一家前所未有的“‘硬’互联网科技”公司,股价站上1000亿美元(十分之一于苹果)不在话下。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