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的IPv6,推动智能化产业发展的一颗关键棋子
产业互联网将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波峰,也将推动AI、大数据等技术的商用与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对产业的渗透与影响,互联网2.0的重要位置显然已经被转移,如电商已经无法专注线上,而是将更多希望寄托在新零售发展上。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的红利也已不再,这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表现得尤为明显。
以小米手机为例,2018年Q4它只卖出了2500万部手机,比2017年同期减少了350万部。在年报中,因为形势的变化,雷军也没有再提重回手机行业老大的目标。财报上不到1%的智能硬件利润率背后,众人纷纷猜测他只是引流,为的是再从曾经错失的互联网业务上赚回来;这一边,将社交做到无可撼动的腾讯则直接将战略方向从还没深入的人工智能转向了产业互联网。
无论是传统互联网巨头,还是移动互联网新贵,纷纷调转车头,这不是没有原因。一边移动互联网红利期已过,一边AI无法真正唤醒产业活力,这无疑都是让他们停下脚步甚至调转方向的原因。
重新认识互联网
不可置否,万物智能将是接下产业界长久的发展方向。但因受限于线上与线下数据的断层,当下AI技术无法成为真正激发产业活力的那一颗棋子却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2017年,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互联网是不是已入迟暮之年?这也曾让马化腾困惑许久。不过最终他还是挪开了没有涉足AI过深的脚,将步子迈向了产业互联网。自2018年下半年,在陆续调整云等相关业务的战略地位之后,腾讯就开始不断投入这一领域,对小鱼易连的投资如此,与北大的合作研究也是,包括这一次与中粮集团的合作,都在不断印证了其对产业互联网的重视。
相较于人工智能,仅仅是将互联网业务方向从C端转变为B端,且做的也大多是AI软件解决方案的事情,产业互联网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在江北新区的一场活动中,从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刘东的口中,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
刘东介绍,我国已经部署好下一代互联网核心基础设施,从2019年开始,这一基础设施体系将辅助打通线下与线上,为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和新金融体系等相关垂直领域的发展注入活力。
因有下一代互联网建设这样一个契机,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就更加顺理成章。不同于人工智能对“端侧或场景”内的深度探索,互联网一开始就在“连接”上占据先天优势。因此,借着这样一次历史发展的机会,从最基础层切入,借此连接智能硬件,打通数据网络,腾讯的心思应当在此。
巧合的是,在2019年人工智能产业普遍走入场景的大背景下,采集线下数据并快速打通线下线上成为AI技术公司进一步赋能产业的一大“门槛”,下一代互联网工程的建设因此来的恰到好处。
刘东预测说,因为下一代互联网生态建设对产业的渗透与影响,产业互联网与AI、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并齐头进入B端产业将成为未来的趋势,新的商业模式也将因此被催生。
这里面,他提到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是IPv6协议,其中的核心基础设施就是根服务器。
两大关键部分:IPv6协议与根服务器
说起IPv6协议,它最初为国人所知应当是在2017年。
2017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第一次,因为一个“小小的”互联网协议,两办发布了红头文件,也将它推到了产业的前方。
不过对于互联网从业者来说,IPv6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它始于上世纪末由国际组织IETF(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发起的一个新的协议项目,是接替当下互联网协议的新一代版本的名称。简言之,我们现在在用的整个互联网系统是基于IPv4协议搭建和构造的,而IPv6是IPv4的升级版。
IPv6协议被大举推崇是在近几年,因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线上线下发展的影响,IPv4地址数量不再够用成为困扰各国的问题,因此IP协议的升级开始愈发迫切。
在接受采访时,刘东介绍说,“IPv4在设定的时候,并没有料想到如今的一个发展情况,所以当时设计的地址空间是43亿用户,我们马上就要进入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Gartner预测到2025年,有五百亿个终端要连上互联网,因此地址空间的扩大是必然的趋势。”
这一次,考虑到未来万物互联的发展需求,IPv6的地址容量扩展到2^128(约为3.4x10^38)个,它被形象得描述为“每一粒沙子都有一个IP地址”,因此未来的每一颗芯片都有一个IP也不会让人惊讶。
通常意义上,版本的升级只会为产业技术层面的布局带来一定影响,但因IP协议是整座互联网大厦的基石,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影响力自然不会小。
那根服务器在整个网络里扮演什么角色呢?
正如所有的系统部署离不开基础设施支持一般,支撑整个网络运行的根服务器是现今互联网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之一。
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如果说互联网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电话簿,那么根服务器就有点像电话本的总目录,我们所有的查询首先都要通过它,因此其重要性也不言自明。
根服务器正式落定,国产网络发展历史翻开新一页
不同于上一代的IPv4,IPv6从一开始就肩负着推动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使命,因此它的布设和落实具有重大的产业意义。这在IPv6协议的设计上多处体现,如为了支持高速传输与计算,IPv6在延时、网络带宽占用等性能上有了显著的提升,使得基于其设计的车联网等系统会有更优的表现。同时,IPv6具有充足的地址空间和层次化结构、对流的强把控力、更灵活的路由机制、更完善的安全可追溯机制、更好的无线传输特征与更加灵活的功能扩展等特征,这都让它成为更加适应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技术。
因此IPv6的战略地位就格外之高,尤其是在当下产业变革期间。刘东这样定位它,“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产业承载着各国在科技、经济、安全等方面的重大战略诉求,也是各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关键切入点,因此它将成为构筑信息时代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
同时,IPv6也为根服务器的扩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
因为互联网项目起源于美国,且最早也是美国的技术社群对其贡献最大,因此最初在IPv4技术设定下13个根服务器的部署上,美国占据10个,另有三个分别在欧洲和日本。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服务器资源集中在国外,国内公司需要顶级域名解析等服务就要跨境访问,这会让其面临数据访问速度慢、网络安全性低等各种问题。后随着国内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不仅安全和速度问题愈发凸显,国家对数据的管理也会更加困难。
IP协议升级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在其技术要求下,基础设施需要随发展继续扩建,即允许在13台IPv4根服务器的基础上,扩展25台IPv6根服务器,这为国内互联网产业的安全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从IPv4到IPv6,新一代互联网建设下的产业机遇
目前,中国电信已经拿到了第一个IPv6 Enabled Logo认证,这之后腾讯、阿里等巨头全架构产品线也都将在2019年全面支持IPv6。但是出于资金的考虑,缺乏众互联网公司的支持,当下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阻力其实比想象中的多。
虽难,这一趋势却是必然的。邬贺铨院士曾这样点评说,“消费互联网原有的动能在减弱,但产业互联网的新动能还没有完全接续过来,所以准确地说,我们现在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期。而未来的‘智能+’势必要求互联网从消费端步入产业端。”
它如此势不可挡,正如企业本身走过了流程电子化、管理数字化、生产自动化、运行网络化之后,未来也必定要走到企业智能化一样。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3月底,全球综合IPv6部署率在30%左右及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占了地图面积的一半以上,而使用IPv6访问谷歌网络的用户占总用户量的比例也已超过27%,这表明IPv6生态正在形成。
而在下一代互联网生态的建设时期,因其本身遍及诸多行业,企业借此参与和切入产业的时机也开始显现。以江北新区目前在IPv6产业上的建设为例,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南京创新中心将联合电信运营商、网络设备商、网络技术服务商、终端应用厂商、网络安全厂商、新金融机构等各领域企业共同搭建基础设施,打造IPv6公共服务平台、启动全球IPv6测试中心等平台。
正如刘东所言,互联网协议的技术迭代势必辐射性地影响众多基础设施的部署与发展,比如智能芯片产业。而智能产业的发展,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新金融体系等,这些都和基础协议密切相关。
至此,也不难发现,面对繁杂的现实场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将汇集互联网公司的力量,与AI新技术企业一起打造智能化的线下场景,前者重在连接和网络生态建设,后者则重在智能化改造本身。某种程度上,它的出现让网络连接更便捷和更适用于B端,或也可能帮助AI企业更加专心地沉入场景。
最后:新一代互联网的想象空间在哪里?
不可否认的是,IPv6互联网系统仍在发展初期,我们确实很难想象出,除了在支付宝等应用端看见“支持IPv6协议”的字样之外,未来在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之上,整个社会生活还会有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东认为这里面的想象空间还是很大,“互联网产业还处在青春期,我们现在看到的衣食住行等第三产业在上一代互联网的支撑下发展得很好,但第二产业并没有真正被赋能。因此IPv6的建设除了维持互联网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它还将最大程度地赋能第二和第一产业,比如楼宇的智能化、车联网、智慧农业等,它将进而推动我们生活的改变。”
在这样的战略规划下,2016年国家发改委委托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承担了基于IPv6根服务器的“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的重大项目建设,其主要目的就是为现在的垂直领域(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等)提供更加安全高效可控的服务。
可以想见,在不久的未来,下一代互联网将渗透到广电、能源、电力、军事等各个领域,加速传统行业向数字化转型,这将带来千亿级的市场空间和红利。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也将为数字化经济发展提供核心支撑,最终惠及每一个人。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