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南京智能计算芯片研究院曹华锋:打造产业合作平台,从产学研侧联动推进IC技术落地

Lynn 5年前 (2019-05-07)

迎合产业发展需求,南京大学南京智能计算研究院打造的平台从一开始就走向了务实。

2016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均提出,要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为的就是激发社会创造力。后在两年时间内,依托于各类创新技术企业与科研院所的新型研发机构应运而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冒出”。而在众多的研究院中,南京大学南京智能计算芯片研究院(下文简称“南京智能计算芯片研究院”)可以说是特别的存在。

在众多偏重落地与应用的研究院中,它特立独行,选择的是处于集成电路产业链龙头的IC设计方向,一个“狭窄”“尖端”“高门槛”的领域。在资源整合上,它构建IC设计供应链中心,搭建产业合作平台,汇聚产业资源,实现研究院的可持续发展;在技术研发上,它立足在前沿的异构计算领域,探寻在高端领域实现芯片国产化和自主可控之路。。

”“”“之间的桥梁,促进实验研究的商业化发展

在维持源源不断的技术研发投入的同时要保有营收,研究院从一开始就要探索出恰当的盈利模式,平衡好“产学研”三个关键因素。

在接受采访时,南京智能计算芯片研究院曹华锋博士介绍说,“我们想要做一个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扮演‘桥梁’的角色。因为一直以来,高校与企业的对接其实是脱节的。”

南京大学南京智能计算芯片研究院曹华锋:打造产业合作平台,从产学研侧联动推进IC技术落地

图 | 南京智能计算芯片研究院曹华锋博士

曹华锋提到,不同于国外企业投资高校实验室的传统,国内企业对高校研究的关注度很低。 高校实验室团队,尤其是IC设计方向,他们往往会因为资金不足而被迫在研究项目的选择上偏离原有轨道,转去做更偏向应用端、研发周期更短的项目。

“这样其实不利于技术研究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企业也无法及时参与进去以推动成果的产业化转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曹华锋称南京智能计算芯片研究院可以在之中发挥重要作用,“凭借对学术领域和产业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帮助企业在早期就介入到其所需的技术研发中,帮助高校研发人员深钻开发出更易于应用的技术成果。”

帮助企业与高校对接,南京智能计算芯片研究院的最终目的是要切实推进前沿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进程,因此在成立之初,研究院也将一部分职能版块划分到孵化企业这一职责上。曹华锋补充说,“在促进产学研联动上,研究院自身也通过孵化或者说产业联动的方式,把高校的研究成果(或者说小的模块化的技术)做成产业化的产品,应用到现实场景中。

但还不仅仅如此。

搭建产业链合作平台,深度驱动创企产品迭代

因为敏锐嗅到了产业发展变迁过程中衍生出的新需求,研究院搭建了产业链合作平台,为企业提供了更加深入的产业链服务。而在不知不觉间,这也发展成为南京智能计算芯片研究院的一大“招牌”。

曹华锋指出,当前国内IC产业正处高速发展阶段,中小初创企业纷纷涌现,而因为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不完善,确切来说在制造、封测等产业发展上的缺失,这类初创IC设计企业想要与晶圆制造、封测及应用端大厂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并不容易。

“因为在产业资源上有一定的积累,我们就可以帮助到初创IC设计企业。基于它们的需求,我们能够给其提供全面的服务,这不仅仅体现在芯片设计完之后制造环节的资源对接上,还在挑选高性价比合作商、对接等琐碎事物的处理上,真正做到让初创企业能够安心做自己的研发。”

如曹华锋所言,企业发展初期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混乱”,如供应链对接难、合作成本高、门槛高等问题,因此研究院在其中的引导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协助中小初创IC企业实现全方位联动,在供应链层面,研究院现在也在集成电路晶圆代工服务的基础上,整合高端行业资源,加速建设平台。

曹华锋补充说,“现在我们聚焦优势资源并提供快速打样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早期难题,以加速它们的产品上市。不过等到它们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会将这些资源以合适的方式释放出来。”

所做颇多,目的却十分简单:加速研究成果的落地。而在这一过程中,初创企业对平台的回馈也成为研究院持续发展和壮大的动力。

平台、研究双足并立,延续转换科研成果

当然,盈利是研究院得以维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技术研究却是它的长久发展的核心。因此除了主要负责商业化部分的研究院,南京智能计算芯片研究院的另一大核心就是先导技术研发。

曹华锋介绍道,“研究院技术研发依托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所的技术基础,从2003年开始,团队就在CPU的基础上做计算加速、信号处理、边缘计算等领域的芯片研发,至今为止我们都坚持着这样一个方向。”

不同于偏向应用端的软件技术方向,IC设计方向一旦选定,调转方向的可能性很小。而正是这十余年的钻研和积累,研究院现在才会在计算领域保有技术的先进性。目前,其研发的高速图像处技术已经在卫星、成像等产品中应用。

“一直以来,我们在低功耗—可重构深度学习计算芯片架构上都保持领先地位,它主要应用在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加速上,同时我们也在争取参与到重大装备通用处理器项目的研发上,此外还会依托运营商联合攻关4K/8K大视频等芯片。

一只脚迈进产业,一只脚走在技术前沿,南京智能计算芯片研究院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将技术落到实处,同时帮助提升国产技术的前瞻能力。这也是曹华锋选择做这件事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想法。

为国产IC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

谈到现在中国IC产业的发展现状,在芯片领域深耕多年,曹华锋认为尽管当下一片繁荣盛况,但是实际上国内公司占据的市场主要在低端芯片,且比例也还很低。总体来看,在技术方向和产品选择上,整个国产芯片产业还是被国外牵着鼻子走。

统计数据显示,在国产替代的大背景下,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消费市场中的国产芯片供给率不到20%,而在通信、存储等高端核心部件领域,我国芯片自给率更是微乎其微。

他直言这是因为国内公司在技术创新上的高度还不够,“目前为止,国外还是处于制定规则的阶段,我们只是跟着规则走而已。比如Intel、高通等国际大公司,他们会根据市场动向敏锐得选择最优的新技术方向,但很少国内企业能做到这一点。”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芯片供应依然高度依赖进口,在前瞻技术的选择上依然需看向欧美,这也意味着国产替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曹华锋认为各企业还是要立足于应用需求,潜心研发产品并打磨好自己的技术,时刻保有一种危机意识。

最后

在曹华锋看来,造芯片和造路其实一样,必要而基础。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来造芯片”的产业背景下,南京智能计算芯片研究院打造的行业资源整合平台的重要性被格外凸显。因此对于研究院而言,新型研发机构的“新”就体现在这里,即走在前沿,顺应产业发展去解决产业转变过程中诞生的新需求。

容易看出,因为对技术发展和产业需求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洞察,南京智能计算芯片研究院从一开始就走向了“务实”,因此也探索出了这样一种特别的模式去融合产学研,推动产业发展。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