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蒸发4000亿,股东们也不信”苹果AI”

jh 1小时前

为了AI,你会换新iPhone吗?

虽迟但到!在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的WWDC24大会上,苹果终于端出了自家AI全家桶——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

在苹果的介绍里,这是一次诚意满满的大升级。

首先,曾经被调侃“人工智障”的Siri,这次终于能像ChatGPT一样理解上下文、解决复杂的问题,并且用上了更炫酷的新图标。

其次,苹果在设备和云端塞入了两套模型,用户可以直接、免费使用目前最强的ChatGPT-4o大模型。

如果继续细分,“苹果智能”在写作、绘画、健身等多个方面都能大展身手,深度融进了各大系统里。

听起来升级点非常多,但仔细看下来,其实很多功能已经被友商们玩透,真正的新玩法并没有多少。

或许正是因为亮点不多,在库克宣布完“One More Thing”后,苹果股价便不断下跌,最终每股报收193.12美元,跌1.91%,整体市值缩水了4213亿元(578亿美元)。

不过“唱衰苹果”一直都是今年华尔街投资人的主旋律,苹果牌AI真正的高光时刻,还得看下半年的新品发布会。

重新定义AI,但苹果还是忘不了“隐私”

智能写作、表情生成、图片修改、邮件摘要……单看介绍,这些功能其实很早就在其他AI厂商以及手机厂商的发布会上露过脸,苹果智能的升级并没有带来更多惊喜。

但结合苹果给出的五大关键词——“强大、直观、融合、个性化、隐私”,“苹果智能”更像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因为不少功能都可以在全系统的范围内使用,深度集成在各大软件,包括第三方App里。

例如写作工具Writing Tools,能够改写文本、校对错误、生成摘要,增强写作和沟通能力,不仅在Safari浏览器、等软件中,同时直接在其他软件里调用。

又比如图片修改、图片生成等AIGC功能,除了可以使用苹果自带的相册软件,也能通过呼叫新Siri的方式直接进行操作。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新Siri与ChatGPT之间的联系:在用户向Siri发出请求后,Siri会判断谁更适合作答,这时Siri可能会直接调用ChatGPT进行回答,而不需额外打开OpenAI。

苹果表示,未来会为苹果智能接入包括谷歌在内的其他AI模型,但目前来看,苹果与OpenAI的合作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与OpenAI的合作,无疑是一个双赢的举措:前者需要一个强大且靠谱的大模型,同时为自研大模型进程争取时间;而后者也要为活跃用户数量考虑,在得到微软和苹果的“软硬件双保险”后,这位头部玩家的主动权更加牢固。

不过也正是因为与OpenAI之间的绑定,苹果在隐私问题上的强调显得“过分刻意”。

众所周知,苹果的AI战略非常注重“个人实用主义”以及严苛的“隐私模式”。不少研究机构也认为,苹果过于封闭的系统,是限制AI模型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产品与服务角度来看,强调隐私并没有错,尤其对于大模型来说,不少复杂的操作或信息都需要在云端进行,在这过程中或多或少会读取访问用户的数据。

但既然“开放”了第三方大模型,那无疑是与现有的“封闭”系统产生了矛盾。

在发布会后,马斯克连发三条博文痛斥苹果接入Open AI的行为,表示“苹果设备会被禁止使用,这是不可接受的安全违规行为”。这里多多少少有些商业竞争的成分,不过也从侧面反应了苹果的无奈。

长期来看,随着苹果自身AI能力的完善,使用自家大模型也是未来的必经之路,但没有了第三方大模型的开放,未来的苹果还会坚守隐私吗?

AI,最终还是为销量服务

除了隐私问题以外,“苹果智能”这次还留下了一个坑——不是所有的设备都能用上AI功能。

硬件设备想运行AI,需要足够的处理器和内存。根据安卓手机阵营已经发布的手机来看,想要运行端侧AI大模型,至少需要12GB内存。

此前,曾有消息显示,谷歌将其Gemini Nano模型,排除了Pixel 8这款机型。

谷歌认为,AI模型会占据内存,仅有8GB内存的Pixel 8,强行使用Gemini Nano后,可能会带来不好的体验。

从谷歌的回复来看,Pixel 8并不是不能使用Gemini Nano,而是使用后会占用大量手机系统内存,影响其他应用的体验感下降。

相比安卓阵营,苹果的8GB 内存虽然更耐用,但还是会让会让LLM的能力受到限制。

目前,只有iPhone 15 Pro或 iPhone 15 Pro Max,配备了8GB内存,而iPhone 16系列也将保留相同的内存容量,但据郭明錤预测,即使用上了8GB,这个数字仍然不够,这就意味着,至少到iPhone 17 这一代,才能让AI功能有更大的自由度。

除了内存以外,处理器也给“苹果智能”设下了限制,只有A17、M1以及更强的处理器才能支持。若是使用旧款机型,只能通过与苹果服务器进行AI通信的方式,而需要本地处理的AI功能可能都无法使用。

站在手机厂商的角度来看,“一刀切”的做法确实可以解决手机算力有限的问题,同样也能刺激手机销量。但苹果的问题在于,他们并不是机海战术,用户可选择的机型并不多。

对于想要体验AI功能的用户来说,老旗舰旧型只能放弃,而新机型的价格又过于昂贵。

因此,发布AI只是第一步。让苹果用户接受,推动下一次换机潮,才是苹果高层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在监管隐私和销量的双重压力下,投资者对于AI的冷漠,也就能理解了。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