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电动车的美国人,心里偷偷想着中国车

jh 1天前

又想跑得远,又想价格便宜,美国新势力:真难!

如今的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大致分成了两个不同的阵营,一个是纯电动汽车购买欲望极强的中国市场,而另一个则是购买意向停滞不前、甚至开始排斥纯电动车的的欧美市场。

虽然欧美人购买纯电动车的热情越来越低,但研究机构对于全球纯电动汽车的长期增长还是非常看好。

近日,美国InsideEVs网站在一份调查里给出一个有趣的结论:高达76%的年轻美国人愿意考虑购买中国电动汽车。而在此前咨询机构AlixPartners的一份报告里,表示有58%的美国受访者知道中国汽车品牌。

事实上,中国车企压根没往美国卖几辆纯电动车,并且在美国政界的打压下,中国车企也很难进入美国市场。

说到底,美国人不买纯电动车,全怪自家新势力车企太不争气。

特斯拉们,陷入销售困境

在美国市场,消费者们对于电动汽车的需求出现了明显的降温。

根据美国能源部下属的阿贡国家实验室提供的数据,美国纯电动车在2023年下半年达到了一个高峰,而在进入2024年后,一季度的销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同比仅增7.5%。作为对比,油电混动汽车(HEV)在该季度同比增长45.1%,并在销量上实现了反超。

有分析指出,纯电动车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特斯拉销量下滑。

从占比来看,美国纯电动车市场被美国本土品牌瓜分四分之三,包括特斯拉、Fisker、Lucid、Rivian这些新势力,以及通用、福特等老品牌,剩下的四分之一为海外品牌。

但由于一季度新能源领头羊特斯拉销量下滑,其他新势力车企又贡献不了销量,以丰田为首的代表的混动电车超越了纯电动车。

这不是特斯拉第一次遇到销售难题,过去特斯拉曾面临着无法提升产能、供不应求的困境,全靠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帮忙度过了难关。

但到了2024年,特斯拉再也没遇到过产能危机,相反,供过于求成为新的尴尬。

具体分析一下,特斯拉卖不动车的原因非常多,而在美国市场则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没有新车型吸引消费者。

目前,特斯拉依然靠Model3和Y这两部车型撑起销量,而电动皮卡Cybertruck以及代表廉价车型的Model 2很难在今年上市。年初,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新车型将在2025年底至2026年初量产,这就意味着两款老车型仍要支撑起码一年。

为了应付销售危机,马斯克想到的最直接手段就是降价和裁员

靠着以价换量的策略,经销商们确实消耗了一批堆积的库存,但从长远来看,降价策略是不可持续的。

随着特斯拉新车价格大幅下调,带动着二手车残余价值显著缩水,价格持续下降,而美国购车者更是偏爱廉价的二手车,导致消费者购买新车的意愿越来越低,最终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美国市场,需要内卷的中国车整顿?

2024年1月,美国租车巨头赫兹(Hertz)计划卖掉2万辆特斯拉,改买燃油车。在这家汽车租赁巨头披露的文件里表示,特斯拉高成本和高利率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并且降成本的挑战性更大了。

赫兹提到的成本上升问题不单单只是纯电汽车自身的价格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其他要求。

首先,美国偏远地区充电基础设施不足,购买纯电动汽车需要额外成本。

其次,美国消费者开始偏爱大型车。一方面大型车的续航更大、仅需一个皮卡就能跑出个五六百公里;另一方面,汽车制造商开始有意宣传大型车的安全性,侧面赚取更多利润。

美国造车新势力们自然也深知美国人对SUV、皮卡的热爱,推出包括Rivian R1T、Lordstown等车型(包括Cybertruck)等车型,但奈何新能源技术、智驾技术不靠谱,除了特斯拉,美国新势力真就没一个能打的。

加之前面提到的“里程焦虑”以及“昂贵价格”,普通消费者很难有余钱支持这些昂贵的车型。

反观中国车企的全面崛起,在智能驾驶、续航、价格等方面卷天卷地,性价比远超美国新势力。

根据InsideEVs网站的调查,美国人对中国电动汽车持非常开放的态度,其中千禧一代和Z世代对中国品牌电动汽车的接受程度最高。

对于囊中羞涩的年轻人来说,一辆价格合理且功能丰富的电动汽车正是其心仪之物。至于安全问题,美国人也非常实诚,他们认为如果中国汽车在美国制造,那么所有年龄段的受访者都更愿意考虑中国电动汽车,对于网络安全担忧也将随之消失。

不过从拜登政府的态度来看,削弱中国电动汽车、电池的主导地位是设置高关税的主要目的。其次,美国政府一直在支持自身和盟友的供应链能力,很难会接纳中国车企

而中国车企进入美国市场也要面临着充电设施的铺设以及传统车企的竞争——看似高需求以及性价比是中国车企的“利器”,但背后要付出的高额成本也是不能忽视的要素。

只是可惜了美国购车者们,只能嘴上说着“不爱电动车”,对着昂贵的新车高攀不起,而心里只能羡慕着产品丰富且能力过硬的中国电动汽车。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